既然已決定出使少梁,田忌便不再耽擱。
在確認魏、趙兩國已締結《漳水之盟》后,他告辭駐魏使者田郭,帶著孫臏與隨行衛士們踏上了前往少梁的旅途。
他們并未選擇從經河東郡前往少梁,而決定橫穿韓國、走河南崤函狹谷這條路,如此一來還可以順便經過韓國,代他齊國向韓侯表達善意與友好。
雖然孫臏其實蠻想去河東見見龐涓,見見那位害他今生無法站立的同門師兄弟,但田忌卻認為此事太過兇險。
畢竟河東不比大梁,如今的河東郡是龐涓那奸惡小人的地盤,倘若對方真的心生歹意,縱使有他在,也未必護得住孫臏,雖然他很理解孫臏對龐涓那復雜的情緒,但他實在不認為應該冒這個風險。
在前往韓國國都新鄭的途中,田忌與孫臏談起了《漳水之盟》。
毫無疑問,魏趙漳水之盟,這非但是一個足以改變三晉之地局勢的締盟,哪怕是秦、楚、齊這三個正在追逐魏國霸主地位的強國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要知道魏韓兩國原本就有盟約,如今趙國又向魏國屈服,眼看著以魏國為首的三晉同盟即將建立,田忌作為齊國的重臣,又怎么可能不擔憂呢?
畢竟三晉同盟,就相當于是一個晉國,甚至于,比當年的晉國還要強大。
要不是感覺河東之戰后的魏國情緒不太對,田忌生怕激怒魏王后導致魏國在沖動之下將矛頭對準他齊國,否則他肯定是要阻止的。
三月初六,在經過了五日的趕路后,田忌一行人抵達韓國都城新鄭。
此時韓相申不害已經回到了新鄭,除了處理政務,隔三差五便代韓侯視察少府,親自監督研制少梁連弩的進展,然后稟告韓侯。
說到少梁連弩,還記得去年年末,當得知申不害從少梁帶回一種新的弩具圖紙時,少府的巧匠們大多都不以為然。
畢竟在他們看來,少梁的墨造局那是他少府的學生,無論是少梁目前普遍采用的‘四百五十步強弩’,亦或是正在改良測試的‘五百步強弩’,用的都是他少府的造弩圖紙。
跟在老師身后的學生,難道還能反過來教導老師不成?
直到申不害吩咐人從那口大箱子中取出少梁連弩的設計圖紙,少府的巧匠們就都不說話了。
他們羞愧地發現,他少府在設計強弩的思路上,還真的不及少梁的墨造局——這些年來,他們僅一味地看重射程,想盡辦法提升所造之弩的威力,卻沒人想如何去實現連發弩,而少梁連弩這種能一口氣連射十支箭矢的弩矢,可謂是讓他們大開眼界。
回想起當年,當那個叫做李郃的年輕人表示兩國可以共享技術時,他們這些少府工匠心下暗暗好笑,當年笑地有多么輕蔑,如今就有多么羞愧。
順便一說,就像申不害此前對少梁承諾的那樣,連弩已被韓侯列為最高機密,機密程度甚至比‘六百步勁弩’還要高,畢竟少府的匠頭們一致表示,一旦連弩的射程也能提高至五、六百步左右,那么連弩必將成為戰場上最可怕的殺器。
正因為如此,韓侯決定趁著這次向魏國出售弩具的機會,將國內射程五百步以下的舊弩通通處理掉,然后打造一支由他直屬的連弩軍。
當然,還有目前正在少梁接受訓練的一千名奇兵。
鑒于少梁奇兵在河西、河東兩場戰爭中大放光彩,韓侯對這支一千精銳寄以厚望,那邊人還未訓練完畢,少府就已經在為他‘韓國奇兵’設計甲胄與兵器。
這一日,正當韓侯與申不害正在談論他韓國奇兵的武器裝備時,有宮中侍者前來稟告:“啟稟君侯,據門侯稟告,齊國使者田忌不久之前進了城中。”
“田子期?”韓侯臉上露出幾許困惑:“他來做什么?”
申不害捋著胡須笑吟吟道:“估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