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胡,顧名思義指的是‘林中胡人’,表明這支胡人生活在樹林中。
而‘胡’其實也并非是中原諸夏所取的蔑稱,它曾是北方一支游牧民族的自稱,意思是‘人’,中原諸國源于對北方游牧民族的不了解,或者沒興趣去了解,遂將那一帶的異族部落泛稱為胡,真正的蔑稱叫做‘狄’,或者‘翟’。
沒錯,曾經被晉國攻滅的翟國,就是赤狄或者赤翟建立的國家,翟國覆亡后,部分人便改以‘翟’姓,成為了晉國的臣民。
魏國昔日的賢相翟璜,再比如翟膺、翟虎、翟章,其實就是赤狄的后人,但自古以來中原就以文化習俗而別諸夏與夷狄,雖翟氏出自赤狄,但其后人接受中原文化與習俗,現如今也已然是華夏之民。
而今日,李郃就站在昔日赤狄居住的土地上,據龍賈營寨二三十里外的‘赤邑’,其實就是當年被晉國所攻滅的翟國都邑,或名赤翟,亦叫赤邑。
三家分晉之后,赤翟一帶亦歸魏國所有,魏國曾以此為據點,向西北開疆辟土,設置上郡,沒想到百余年后,赤邑卻被南侵的林胡所占據。
“那就先奪回這座城邑吧。”
在聽完龍賈的講述后,李郃伸手指向地圖上赤邑的位置,一臉平靜地說道。
倘若換個人說這話,估計龍賈就要不服了,我兩萬魏軍正卒、一萬魏武卒,被那群林胡打地連營寨都不敢輕出,你區區三四千人卻夸口什么奪回赤邑?
但龍賈此刻面對的是李郃,他知道,后者并未夸口。
要知道河東之戰時,一千名少梁奇兵就能助秦軍一夜奪下安邑——那可是他魏國的舊都,而今日,這李郃卻帶來了足足三千名少梁奇兵,說真的,在得知此事后,龍賈那是又喜又驚。
喜的是他魏軍得到了一股強力的援軍,驚的是……少梁幾時訓練了這么多的奇兵?
“需要我軍相助……不,需要我軍做什么么?”龍賈正色問道。
李郃想了想說道:“讓魏武卒來配合這次行動吧……”
說著,他對瑕陽君與龍賈做出了解釋:“奪回赤邑,對我三千少梁奇兵而言并不難,關鍵在于要趁著赤邑的林胡對我少梁奇兵毫無防范之際,一舉將這五千林胡、近萬胡奴擊破,因此我需要魏武卒配合行動,在我少梁奇兵潛入城內,打開各處城門后,立刻攻入城中,否則一旦讓這五千林胡騎馬逃了,再將逮到他們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子梁大夫所言極是。”
在瑕陽君點頭附和之際,龍賈亦是點頭贊同,相信他是這里最了解林胡難纏之處的將領了。
他轉頭吩咐衛士道:“叫方邯來見我。”
說罷又向李郃做了一番解釋:“此人乃龐郡守麾下將領,率一萬魏武卒助我驅逐林胡,是一員驍將。”
『龐涓的部將?攻趙魏軍么?』
李郃微微點了點頭。
不多時,便有一名相貌粗獷、身材魁梧的將領邁步走入了屋內,正是此地一萬魏武卒的統將方邯。
因為此人嚴格意義上并非是龍賈的下屬,而是龐涓指派協助龍賈的副將,因此龍賈站起身來,向方邯介紹李郃、墨踐二人,并簡單交代了幾人商議的情況。
“原來是少梁的子梁大夫……”
方邯神色略異地打量著李郃,忽然朝李郃伸出了右手:“我武卒昌佰軍的五千人,承蒙少梁關照了。”
『握手?呵……』
見對方眼神中滿是挑釁之色,李郃又哪里還會不明白。
“方邯。”
龍賈隱晦地向方邯搖了搖頭,而另一旁,瑕陽君則是不悅地喝斥:“方邯將軍,你這是做什么?”
方邯淡淡說道:“沒什么,只是想向子梁大夫表示友好罷了。”
很可惜,方邯的上司是龐涓,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