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城君有令,若今日擊潰來犯敵軍,每人賜十石米,傷殘者賜二十石!”
“喔喔!”
正所謂大戰之前必有重賞,楚將景舍隨口扯出兩千多萬畝地來激勵麾下聯軍的士氣,李郃這邊也大慷魏國之慨,許下了‘敗敵十石、傷殘二十石’的承諾。
粗略估計,若今日李郃這邊取勝,最起碼要按承諾發下近百萬石米的賞賜。
百萬石米,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相當于是擁有百萬畝耕地的小國一年的產糧,比如孟子如今隱居的邾國,再比如費國、薛國等等,除了魯、宋、衛,其余泗上諸侯國,大多都是這個檔次的小國。
一場仗打掉一個小國一年的產糧,說實話魏國都沒那么大方。
因此當李郃提出這事時,孔夜委婉地表達了勸阻之意。
然而李郃卻不在意,若無其事地說道:“魏國招我等抗拒楚宋軍隊,難道還能吝嗇到拒絕給將士們的賞賜?”
“話雖如此……”孔夜搖搖頭,表情古怪地說道:“魏王可不是一個大度之人。”
的確,當代魏王其實多大氣量,當年他連他們魏國被俘虜的正軍士卒都不肯贖回,只贖回了魏武卒,誰敢保證如今魏王會答應李郃擅自許諾的百萬石糧食?
甚至于,孔夜、趙剴二人心底還忍不住想:就算是慷魏國之慨,你李郃也太過火了,別到最后我二人麾下的將士連每人一石米的賞賜都拿不到。
李郃并不是二人心中所想,無所謂地說道:“無妨,若魏王不出這筆賞賜,我少梁出。……以七萬余人迎戰二十余萬,豈能不重賞?!”
孔夜、趙剴被李郃這豪邁的許諾給震到了,對視一眼,沒有再說什么。
畢竟李郃說得對,以七萬余人應戰二十余萬,這等大戰必須得賞,而且要大賞!
既然這位梁城君愿意他少梁自己掏糧,那他倆還能說什么呢?
最多只能說一句……
“梁城君高義!”
待等二將轉身離去,準備去集結軍隊時,狐賁忍不住問李郃道:“李哥,我少梁這要出這筆糧食?”
李郃輕笑一聲說道:“放心,魏王拉不下這個臉。……他一心要魏國以全盛時期的姿態再次成為中原霸主,你說他會拒絕這合情合理的賞賜么?他若拒絕,日后韓、趙兩國的軍隊豈還會相幫魏國?他魏國又有何顏面自稱霸主?”
“……萬一呢?”
“那也無所謂,不過是百萬石米而已。”李郃渾不在意地說道。
別看他少梁去年刨除新得的上郡,全國一年產糧也不過一百八十石左右,但他少梁有特產啊,他少梁特產的‘少梁釀’,遠銷魏、秦、韓、趙、齊等國,一年的收入全國產糧價值的好幾番,否則怎么撐得起最新頒布的俸祿制?
單靠全國的產糧?遠遠不夠!
少梁釀才是他少梁如今盈利最大的一塊,至于全國的產糧,只能基本上滿足本國消耗而已。
花一百萬石糧買少梁‘重諾’的好名聲,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當然,話雖如此,李郃心底并不認為魏王這次會小氣,畢竟這也太掉價了。
總而言之,在李郃的重賞激勵下,他麾下三萬韓軍、四萬趙軍亦是士氣大振,待等景舍、景敵率二十幾萬楚宋聯軍來到鄄城大營一帶時,他二人就看到李郃麾下七萬韓趙聯軍已在營外列隊整齊,嚴陣以待。
這……對方居然敢出戰?!
雖說景舍并不知遠處韓、趙聯軍的確切人數,但他大致可以估算出,對方的兵力只有他這一方的三成,大概七八萬左右。
以七八萬迎敵他二十幾萬之眾?
“可惡!真是將我等看扁了啊!”
“區區小國之將,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