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灰渣后,再把這東西泡進去,再過濾,最后等凝結析晶。
最先出來的是食鹽,而后才是火硝。
因此,李承志制出了幾十斤火硝的同時,還制出了幾十斤細鹽。
白如雪的那一種,這個時代根本沒有,拿出去絕對震驚全大魏……
說直白點,全是從尿里提煉出來的,打死李承志也不吃。
不過這時候的青鹽也是能當貨幣使的,就跟帛絹和粟米一樣,價格還不低。
所以李承志就沒有倒。
火藥配比很好記,顆粒化也不難,怕受潮,也怕拿來晃去的產生靜電,再加手邊就有材料,李承志還在火藥顆粒上面滾了一層石墨……
其實滾蠟也是可以的,但李承志怕第一次手生,控制不好薄厚,影響火藥燃燒。
不過引火線、以及手雷封口,都是用蠟裹出來的,遇到雨天也不怕。
地雷殼,李承志自然用的是生鐵罐,和陶罐相比,優點是不怕摔,缺點是比較重。
至于能不能炸開,李承志一點都不擔心。
明朝中朝,火藥配方還沒這么精準,制做方法更不知比他這種粗糙了多少倍,都用的生鐵殼……
再說了,都造出來了,難道不知道試一下么?
所以,李承志視察完軍營的第三天,整個崆峒山都聽到了一聲驚雷。
正在造木甲,削箭桿,以及縫甲襯的鄉民鄉婦,有不少都嚇的跪了下來。
冬日驚雷啊,還是艷陽高照的睛天?
聽都未聽過。
在這些鄉民心中,沒辦法用道理解釋的現像,只能全部歸結于神仙神跡……
聽聲音,像是從南峰傳來的,李柏面色大變,當即跨上一匹馬,往山上急奔而去。
他以為是炸爐了……
以前莊子里煉鐵或燒陶時,偶爾就會發生一兩起,也有傷過人的時候。
但李柏從來都沒見過,哪一次的動靜有這么大。
鐵匠陶匠全死了都不要緊,就算那些家臣子弟,以及他兩個兒子死了,他至多也就是夜里沒人的時候偷著哭幾場。
但郎君若出了意外……
李柏的臉上再無一絲血色,用盡全身的力氣揮著馬鞭,每一鞭下去,馬身上都會被抽出一道血槽……
大殿前院里,李彰李亮正看著幾個銅匠在用高爐烤佛像上的金漆,聽到爆炸聲,銅匠們嚇的丟了手里的鐵杠,鐵佛隨即掉了下去,差點把高爐給砸塌。
他們只以為是神仙降下了神罰……
李彰的臉色有些白,嘴里嘟嘟囔囔,也不知在念叨什么,李亮卻不是那么害怕。
“離的有些遠,不像是后院里炸爐了,倒像是后山?”李亮疑惑道,“后山有什么?”
“除了一道崖,還能有什么?”李彰嘀咕道,“不過早間見到郎君,好像背著什么東西往后山去了……”
說到這里,李彰雙眼猛突,渾身都顫了起來,而后一聲狂吼,“是郎君,這雷劈的是郎君……”
話音還未落,他便狂奔而去。
哪有什么神仙和驚雷?
李亮打小就不信鬼神,但又猜不準到底出了什么事,出事的是不是李承志,所以臉色也是一白。
他罵了一句“蠢貨”,剛想追上去,又猛然想起身邊還有十幾個銅匠。
這些人但凡趁亂跑掉一個,李家便是抄家滅族的大禍……
李亮眼神一冷,“噌”的一下抽出腰刀,指著李柏的兩個兒子,也就是李昭李明吼道,“抄家伙,看緊了!”
說著又一指那伙銅匠,“那個敢動,爺爺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