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不會是李承志真的運氣逆天,得了些什么類似損鐵一般的神物吧?
不然為何鍛出的兵器顏色都這般鮮亮不說,還如此鋒利?
李承志不再管他,拿起胡保宗快馬送來的急報,又看了一遍,臉上滿是喜色。
怕泄密,信中的言詞都比較隱晦,胡保宗沒提過程,只說陸恭已答應下來。
意思是一刀換十馬基本沒問題。
這等于又多了一條生財的路子,李承志沒辦法不高興。
唯一有問題的是,高平鎮的戰馬不夠一千匹,再加立春不久,柔然及高昌的游牧部落還未南遷,距離太遠,也不太好找,所以一時間湊不夠。
胡保宗的意思是,若是著急,他便直接從高平鎮啟程去河西馬場,憑陸恭的印信,就能借出五六百涼州大馬,基本能湊夠一千。
怎可能不著急?
早裝備、早訓練一天,就能多一份戰力。
況且河西馬場還在姑臧城以西,來去兩千里出頭,快一些也得兩旬左右才能走個來回,所以越早出發越好。
李即當即命李松,帶著剩下的兩千斤彩銅去高平鎮了。
既然要去涼州,就順路再買些糧回來了……
李承志又打開了第二封。
這是郭存信帶來的一分清單,記錄著朝那的十四座塢堡能出借的騎兵人數、馬匹及丁口。
人數還挺平均:每堡出丁二十口,并堡丁家小,一并都可以送給李承志。
也可以帶上戰馬及弓槍,但與甲一樣,戰后都要還的……
當然,人也不是白送的:一是要求李承志需每日派出戰騎巡游,以保證各堡田莊能順利春耕。若遇賊兵騷擾及圍困塢堡,李承志必須派兵解救。
二則是,需李承志向各塢出借同等丁口和青壯,以避免各塢耽誤耕種。
而且要求,若戰事平定,因這些堡丁出走后的人力缺口,李承志要給他們補上……
李承志啞然失笑。
如意算盤打的不錯,算來算去,好像這些大族什么損失都沒有,要李承志保證他們不被亂兵騷擾和圍困外,還要保證他們今年能順利生產。
甚至連借出來的人,到時都要如數奉還……等于李承志出錢出糧,要替這些大族白養一年?
在戰時,人多了當然是累贅,但只要不打仗,就等于生產力……
但賬不是這么算的。
李承志沒覺的吃虧,反而認為這幾件全都是他順手就能辦到的事情。
堅守朝那,指的可不是只守住這座縣城,而是這二十六黨在內的四千余戶三萬余民。
這本就在李承志自認為需要負責守全的范圍之內。
也根本不用這些大族提醒。
已裝備的半旅騎兵,以及前期整訓完備的步兵,都已開始每日騎馬出營,以朝那為中心,向周邊巡探游戈了。
不止是為了防賊,主要目的是為了訓練。
騎兵騎兵,不練怎么能會騎?
至于出借青壯與丁口,以及戰后要把人力缺口給他們補上,對李承志來說也不是大問題。
這些大族沒有明說,但郭存信和李承志都知道他們打的是什么主意:那一千多僧戶。
昭玄寺都被滅了,誰還管這些造過反的僧戶去哪了?
到時給朝廷的奏報上,自然是被劉僧紹的賊兵裹挾走了。
胡家自顧不瑕,安撫都來不及,哪里還敢再招惹本地豪強,自然不會自爆其短。
即便戰后有新官上任,也只會盡量拉攏本地大族,就算知道了,也會睜只眼閉只眼……
李承志哭笑不得。
元魏皇室的根基,應該就是這么一點一點的被漢家門閥和鮮卑貴族給掏空的……
他放下了信紙,又沉吟起來。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