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太后……恭喜陛下……”
朝臣只覺心潮澎湃,激昂難耐,恨不得的把渾身的力氣都喊出來。恭賀聲就如山崩海嘯,更好似要將殿頂掀翻一般。
小皇帝哪里經(jīng)過這個,小臉兒嚇的煞白煞白,緊緊的依附的高英身邊。
“陛下莫驚,是喜事……天大的喜事……”
高英低聲安撫著,又似不敢置信的一般,瞅了瞅階下的朝臣:“捷報從何而來,可為李郡公親筆手書?”
劉芳懵了懵:太后這是不信李承志勝了?
稍一轉(zhuǎn)念,他又有些赧然。
何止太后,便是他予前殿當(dāng)值,突聞喜訊之時,也如做夢一般。
近月之前,突聞伏羅、昌義之率軍入關(guān),直逼關(guān)中之時,哪個朝臣不是如遭雷擊,駭然變色?
論兵力,李承志還不及敵之半數(shù)。論經(jīng)驗,昌義之、裴邃皆為舉世名將,就連元麗、于忠等人也比李承志強(qiáng)出了不止一籌。李承志唯一能依仗的,也就那被傳的神乎其神,卻自始至終無人一睹真容的“天雷”。
而好死不死的,恰逢“天雷為麥粉所制”的秘報傳來,群臣更是心如死灰,頗有大難臨頭之感。
故而舉朝上下,大都以為李承志必敗無疑。如今之計,唯有盡快往關(guān)中增兵。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元懌突遣信使送來急報,稱柔然大軍突現(xiàn)漠南,近十萬大軍陳兵于大磧,蠢蠢欲動。
與之相比,沃野新定,其余諸鎮(zhèn)之守將皆欲謀逆不軌。六鎮(zhèn)若是再亂,怕是萬事皆休。
而關(guān)中尚有李承志的十萬大軍,尚能堅持幾日。
兩權(quán)相害取其輕,朝廷只能先急后緩,急令高肇起兵,馳援北鎮(zhèn)。
至于關(guān)中……就只能期望李承志穩(wěn)如磐石,守的越久越好。待奚康生與高猛平定薄骨律與高平,更或高肇退走柔然,就能解關(guān)中之危。
但幸福來的太快,高肇出兵才幾日,李承志突然就勝了?
真是老天有眼……
正喜不自勝,想的入神,崔光輕輕的喚了一聲:“伯文……伯文?”
劉芳猛的回過了神。
今日是他殿值,捷報便是由他經(jīng)手。高英問究,自然由他奏對。
“秉太后,捷報并非李郡公手書,但用有‘討逆元帥’大印。且李郡公已然遣左司馬楊鈞為使,最多兩日就能歸京,向太后與陛下秉奏關(guān)中之戰(zhàn)前后首尾并諸般事宜,故而捷報絕不會假……”
勝了……果真勝了?
便是已千真萬確,高英依舊恍然如夢。
她鳳目微凝,在元澄、元英、元嘉三人臉上略過。
這三位與叔父不是說,李承志絕無勝算么?
再者,這般大捷,郡臣皆是大喜過望,欣喜若狂,為何獨獨這三位滿臉凝重,更似惴惴不安?
心中稍一狐疑,又被喜悅沖散,高英壓抑著興奮,雙目灼灼有神:“既為大捷,自不能等閑視之。便由諸輔并太常、光祿二暑商定,如何迎使,并彰昭于天下……”
“謹(jǐn)遵殿下懿旨!”
眾人興奮依舊,神情恍惚,故而無人意識到,太后已然在為討逆之軍、并各營將帥如何賞功做鋪墊了。
當(dāng)然,誰都抹殺不了李承志的首功……
高英越想越是高興,朗聲喝道:“李憲!”
“臣在!”
“著司州牧、河南郡、洛陽令等司即刻籌備,京中連慶三日,凡京籍之戶,皆有賞賜……”
“諾!”
“秦松(新任內(nèi)侍中、長秋卿、太府卿)!”
“臣在!”
“著太府備帛百匹,金百斤,錢十萬,賜予李府……再召郭夫人、鄭夫人(李韶之妻)等入宮,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