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第五七六章 試炮
何止是兩里?
也就幾息,山梁后的塘騎便傳來訊息,這一炮,整整轟出了八百多步。
兩步一丈,八百步就是四百丈。
李承志未改良投石機以前,用石炮投送十斤重的石彈,最遠距離是一百五十步。
而且至少需要三十人操持,并六到八匹戰馬或徤牛助力。
而如今,至多用到三四個兵,且射程遠了五倍都不止……
李彰都覺的腦子不夠用了。
八百步?
這是什么概念?
正在愕然,又聽李承志一厲朗喝:“李彰!”
“在!”
“這次由你來,照著那里打!”
李承志指了指約一里多以外的一處烽燧,“火藥用量、鐵彈重量、仰角、射程等等皆由你自行計算,因為郎君我也不知道……但是……”
稍一頓,李承志又呲著牙,彷佛在獰笑一般:“若今日轟不掉那墩臺,你與麾下就餓著吧。何時如我所愿,爾等何時再回營……”
李彰頓時呲出了牙,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莫說餓一頓,便是三頓五頓有何打緊?
哪怕李承志下令今夜讓他抱鋼炮睡,李彰也絕無半絲含煳。
他連聲應是,又呼喝著親信,起身翻過山坡,奔向火炮。
看著散發著寒芒的鐵炮,李彰恨不得抱住親兩口。
自火器營成立以來,李彰就是營將。所以他對這東西的認知比除過李承志之外的任何人都要深,都要全面。
這與東西比,投石機根本不值一提……
壓抑著心是的悸動,李彰忙令親信,清掃炮膛,墊挖角度,穩固炮管。
將近六百斤重,僅炮身的重量就能讓炮管有足夠的穩定性。只因李承志拿不準火藥填裝的份量,裝的有些多怕萬一炸了膛,所以才讓眾人躲了那么遠。
但因是臨時試炮,準備不足,所以只能架在松軟的土梁上。每放一炮,就需夯實地基,并加高仰角。
待裝上城墻,用鐵砧、石鼓、木頭等固定,就不需這般麻煩了。
看李彰調試著角度,李承志又喚來李聰:“你即刻回城傳令,命伯父并李松,并各衛帥、副帥,及各部正副主事等來此聽命……再去校場并鐵場,尋些草人、草馬,并鐵釘、鐵蒺藜,稍后一并運來……”
李聰連聲應著,方要轉身上馬,又聽咚的一聲。
李承志扭頭一看,一顆黑點越過烽燧,不知飛到了哪里。
看著山梁后激起了一蓬塵煙,李彰笑的眼睛都瞇成了兩條縫:“郎君,這一炮更遠,至少五百丈……”
看著站在直愣愣炮后的李彰,李承志張嘴就罵:“你站那么近,是找死不成?”
李彰猶自嘴硬,指著炮管小聲辯道:“只是往下沉了沉,左右并未移位半分!”
意思是炮身這么重,怎么可能炸的飛起來?
“蠢貨,若是炸了膛,就等著你爺給你收尸吧?”
李承志臉都黑了:“再說光打的遠有鳥毛用,要打的準才行。你當這是石炮,為何將炮頭架那么高?”
李彰擺弄慣了投石機,不知不覺帶上了慣性思維,以為這東西需要很大的拋射角。被李承志披頭蓋臉的一頓罵,他才反應過來:短距離內,只需像開弓時直射一樣,瞄準靶心就行。
這樣說來,豈不是比投石機還要簡單?
李彰喜上眉梢,忙令親信挖低土梁,降低角度。
就這般又試了幾炮,李彰竟就找摸到了竅門。然后接連三發,一發不漏,將一里外的半面烽墻轟塌。
李亮看的目瞪口呆。
便是蒙,李彰也不可能連接蒙準三次。
記得當時制出投石車,足足練了月余,李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