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東今天比較激動,倒不是因為謝副縣長給他站臺。
謝副縣長給他站的臺實在是太多了。
他年輕的時候就進入建委,那時候謝副縣長還是建委副主任,正好分管著他。
相處的時間一長,兩個人更加覺得彼此之間共同語言很多。謝林軍手頭上有權,張愛東頭腦活泛,主意多,又都喜歡搓麻將、洗澡,漸漸地張愛東就成了謝林軍手下的愛將。
再后來,謝副主任變成了謝主任,張愛東也變成了建委旗下的陽城地產公司經理。
可沒過幾年,縣里要求企業改制,說什么要整頓紅頂商人。折騰一番,陽城地產公司便脫離了鐵飯碗序列,成為私營企業。
當年張愛東還為自己的去留而兩難抉擇的時候,也正是因為時任建委主任的謝林軍的極力勸說,以及一些實質性的幫助,才讓他堅定了跳出去下海的決心。
如今他的事業是越搞越紅火,身價已然好幾個億,謝林軍也成了謝副縣長。
因此,這么多年以來,他張愛東最感激最尊敬的人就是謝林軍謝副縣長,在陽江縣,他可以不給任何人面子,但絕對不會不給謝副縣長面子。
盡管這一次新區的地塊,謝副縣長給的信息不太準確,讓他丟掉了一塊不錯的肥肉。
但做企業家的,心胸一定要寬廣,哪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區區一個小地塊,還不足以影響他跟謝縣長之間深厚的關系,下一次再彌補上不就行了?
這一次,他拿下的地塊搞開發,馬上就要開始預售,舉辦一個酒會預熱預熱。按道理來講,這也不算是個大事,但謝副縣長還是來捧場了,不但自己親自來了,還帶來了來自省城的文化廳的兩位年輕的處長。
這兩位省級部門的處長盡管不是建設條線上的,但畢竟是省城來的領導,他們肯來參加今天的酒會,就是給了他天大的面子。
話要是傳出去,他陽城地產的項目,省里都有領導參加,絕對倍有面子,項目不火才怪。
張愛東已經想好了,待會兒再他跟謝副縣長、兩位年輕的處長在新樓盤沙盤前合個影,更添了為新盤造勢的噱頭。
幾個嘉賓發言完畢,張愛東就在謝林軍的帶領下,給兩位處長敬酒,并熱情地招呼著幾個媒體朋友。
這年頭要想名頭打響亮一點,結交幾個記者是必須的。
記者的一支筆,能量可不小。
前年張愛東的一個項目出了點質量問題,碰巧隔壁的項目也爆出了質量問題。但由于他跟報社的幾個記者關系好,所以記者們在報道他的項目的時候,側重于寫張愛東采取了多種措施進行補救,確保了工程質量,一件壞事寫成了好事。
而隔壁的老楊,不把人家記者當回事,結果記者們專挖他們的管理問題,因為管理落后導致工程出現嚴重質量問題,這樣的企業推出的樓盤,怎么能住人!
同樣的問題,在他們的筆下,出現了不同的結果。
這就是讀書人的力量。
他張愛東之所以這些年混得風生水起,就是因為他懂得和氣生財。
張愛東四下招呼著熟悉的朋友,正準備到其他地方轉轉,卻聽得不遠處有人高聲叫道:“是你?你竟然跑這里來蹭吃蹭喝?”
聲音比較大,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只見兩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對面而立,其中一個瘦得可憐的少年,正昂著腦袋,用手指著另一個少年。
張愛東眉頭一皺,什么情況?
其中一個少年他是認識的,謝副縣長的公子謝炎,這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
謝炎肯定是跟著他爸爸過來參加酒會的,自然不會來蹭吃蹭喝,那么,蹭吃蹭喝的一定就是對面那個孩子。
謝林軍也看到了自己的兒子,似乎與人發生了爭執,當即親自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