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東坐在新盤售樓處的二樓接待室里,馬光明跟鄭亞軍正在里面喝著茶,他們剛才上樓的時候,瞥了一眼新盤沙盤,以及一樓的接待大廳,里面人不少,但沒有出現人頭攢動的景象。
自從大明的風華園項目在新區第一個開盤以來,每個樓盤每一期的開盤,那都是人滿為患,甚至有人半夜就來排隊,最后大明公司不得不采取排號抽號的形式,來維持秩序。
等到錦繡園開盤的時候,不找人都排不上號,排到了都叫不上。
但今天明顯冷清了不少,有兩個售樓顧問甚至都沒有客人接待。
“張總今天又要發財啦!”鄭亞軍看到了這一幕,但還是恭維著張愛東。
張愛東搖搖頭,臉上的肉有節奏地晃動著:“別提了,鄭老弟,三個小時了,還不如過去三十分鐘的銷售量啊,今天這行情怎么了,難道,真的如同外界有些專家說的,樓市要崩盤了?”
這個時間段,網絡上個中所謂的專家開始涌現,他們的言論導致“專家”一詞都變質成為了貶義詞。
有的專家號稱是國字號的研究員,分析得頭頭是道,從宏觀政策到微觀市場,得出的結論是,只有讓房地產崩盤,才贏能來其他行業產業的百花齊放,整體經濟形勢才能夠實現良性發展。
但很快就有某位據稱是院士是專家出來駁斥,說房地產是支柱產業,牽連著鋼筋、水泥等大宗商品,還與金融系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讓房地產崩盤,等于飲鴆止渴,誰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還有些不知道是什么機構的專家,說房地產市場目前的火爆,正是全局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所以沒有必要恐慌,房子既然是商品,而且是稀缺商品,穩步上漲是個必然趨勢。
這話一出,也有人批駁,說房子不同于一般商品,關系到千家萬戶,所以既然必須保障居者有其屋,等到每戶人家都有了固定的房子,房價的下跌就是一個必然結果,不存在什么崩盤不崩盤的。
至于那些炒房客,不過是投機取巧而已,即便贏得一時,也終有吃苦頭的一天。
如此云云,不要說搞得大多數市民無從應對,就連張愛東這樣的房地產行業的老油條,都有些看不準行業的走勢了。起碼在陽江的地界上,他覺得自己似乎已經老眼昏花,有些忐忑。
鄭亞軍呵呵應付著笑道:“不至于,不至于,別的地方我們不敢說,就說陽江新區這個地方,這么多機關部門搬過來了,縱然前段時間我們已經開發賣出了不少房子,但我估計著應該還沒有滿足需求,只要有硬性需求存在,還怕什么呢?”
“鄭老弟這話有道理啊,”張愛東本來就希望房價能夠繼續漲下去,一聽鄭亞軍這番話,明顯地是支持自己的想法,拍著手跟著說道,“只要有需求,就不怕沒有市場。”
說罷,看到鄭亞軍身旁的馬光明坐在那里似笑非笑,又追問了一句:“小馬兄弟有什么見解嗎?”
馬光明搖搖頭:“我哪有什么見解,只是覺得,樓市上漲是必然的。”
他這話倒也不虛,樓市一直到十幾年后都在上漲,而且價格幾乎又翻了兩番,他依稀記得,十五年后的陽江,房子均價已經超過了一萬三一平。
但這句話既正確,又不正確,從大的趨勢來看,房價起碼還能再漲十幾年,但從階段性的價格來看,其間有兩三個波段,房價卻是出于低谷,甚至跌破之前的價位。
他們的話也沒錯,只要是商品,價格與價值之間必然會存在一定的波動,當供大于求的時候,價格必然會有所下降,反之,當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必然會超過價值。
但這句話引發了張愛東的極大興趣:“哦,說來聽聽。”
馬光明哈哈一笑:“張總,我不過是個高二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