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潤林的引領下,沈芮開始上山驗收道觀的翻修。慣例先去后院上了柱香,前院后院在李潤林的帶領下處處參觀完。
用了近半個月時間的翻修,掃塵清理后、該上釉彩的重新上了釉彩,該換的地方,重新換了,換的檐牙窗欞什么的,都是純手工打造訂制,在刷上新的釉彩后,看不出來任何差異,工程做得真的是用心了。
如今工程結束,頓時間讓之前帶著破舊滄桑的小道觀煥然一新。
沈芮打心里滿意極了,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李潤林團隊的專業,用鮮明的事實作證,名不虛傳。
整個道觀,仿若再生,重回新建的模樣,卻又自帶歷史積淀的古樸莊重。那些新鮮的釉彩似乎經過特殊的過渡處理,讓人看過去,只覺得就該是這樣,不見新裝修的火氣。
“還有哪些需要調整的地方嗎?”其實,只看沈芮毫不掩飾的滿意,已經知道結果,不過,作為工程方,李潤林還是認真的問了句,這年頭,流行顧客是上帝。
“已經很好了!”沈芮連連擺手,她能欣賞,但是在翻修專業上就能力有限,就不畫蛇添足了!
下了山,李潤林和村里協商后,請的愿意做短工的村里人已趁著天不是太熱,經開始干得熱火朝天,大多數都是熟人,基本都是認識的,沈芮專門過去一一打了招呼,嬸子大娘嫂子叔伯親熱的敬稱著,感謝她們愿意幫忙。
雖然是花錢請人干活,但是都是村里算是長輩的,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生活在村子里,鄉性要好才讓人少講究。
繞著山上上下下轉悠轉悠,沈芮本來是想看看自家莊稼的成熟度,姥姥那邊的莊稼已經收割的熱火朝天,她們這邊在山里,莊稼還欠缺了些火候。
這一轉悠,倒沒想讓神識四處探查的她發現了幾株好東西。在一處背陰的坡地,沈芮發現了幾株蘭花,葉脈翠綠修長,中間拱衛著幾朵花箭,隱帶淡淡的綠色,含苞待放。遠遠看去飄逸俊芳,綽約挺拔。沈芮見獵心喜,跑過去觀察特征,特意上網查證了一下,應該是蕙蘭。
這倒是意外之喜,想必四哥會喜歡這優雅的東西,考慮到印臻借律師又幫忙看合同,剛好可以用來表示下心意,縱使沈芮沒多少對待感情和交往的經驗,但是人情世故她總歸是懂的,相處是相互的。
印臻待她好,她既然答應相處,試試交往看,就不能一味的只享受不付出,印臻付出他的真心,她自然也要以誠相待。
沈芮下山把她給大爺爺大奶奶準備的牛奶、糕點、衣服之類的提了過去,順便找大奶奶借了鐵鍬和一個竹編的大提籃。
村里家家戶戶都會種莊稼,但是有閑心養花的真不多,頂多弄個花池,隨便種個葡萄,栽幾株菊花、月季給家里多了抹顏色,家里有愛俏小姑娘的,還會種點兒指甲花之類的包個指甲用。在村里想找個花盆什么的,顯然不太切實際。
再回到山上,沈芮沿著神識中蘭花根脈邊緣一指外的地方深深挖掘,將整塊包著蘭花根莖的泥土全部挖掘出來,沿著邊緣把外側的泥土輕輕壓緊實,用幾張舊報紙重疊包著外側放進提籃里。
她悄悄取了滴靈泉以靈雨術,低低的以身體遮掩,放低手在蘭花根部做了個小小的人工降靈雨,滋潤保持蘭花的活性和靈性,讓它不至于離了生長地就枯萎,這樣送人就不美了!
提著蘭花下了山,沈芮把提籃找大奶奶要了個化肥袋墊著放到后車座上,配著老人說說話,給她們按揉按揉舒展下筋骨,已經是午飯的點兒,又被大奶奶留著,吃了頓老手藝的海貨大餐。
她趕得很是時候,如今已經過了休漁期,可以用撒網之類的,大爺爺今天剛好出海帶了些新鮮海貨回來,涼拌的海蜇皮,清蒸的小黃魚、醬燒的對蝦口蝦蛄,青椒炒的臘肉,鲅魚餃子,再配上鲅魚骨燒的湯,沈芮很是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