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沈叔很有想法!”印臻牽過沈芮的手,他很高興,和阿芮一起分享她的開心。
人有百性,除了極個別的存在,小姑娘的家人,都是不錯的。沈家父母自立自強,對阿芮,那是全然的疼愛和關心,無外乎,阿芮那么在乎父母。
該做的準備,在頭天下午準備齊全,六號就是沈家新房正式上梁的日子。經過月余的精心建設,沈家的新房,終于是起來了。
一大早吃過早飯,鄭家姥爺姥姥大舅小舅兩家都齊齊來了沈家,接著大姨小姨兩家也都陸陸續續到了,市區里鄭明浩載著許大娘也專程驅車趕來。起新房上大梁,上梁在親戚來往中,也算是一件大事。之前有句諺語叫做,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梁,六畜不旺。
把來客迎到沈家新房旁邊昨個傍晚搭建起來的流動喜棚里就坐,姥爺和沈大爺爺是熟悉的,一見面老哥哥一叫,就是說不完的契闊。
沈爸帶著印臻招待自家大小舅子和兩個連襟,鄭明浩,還有上門來陸續上門來的親鄰。印臻這一次可是點明正身,以沈家一份子的身份幫著沈爸待客,矜貴周全,舉止應對,都是上上選,惹得一眾人對沈爸沈媽艷羨,這是打哪里找來這么出色的東床快婿。
沈大奶奶和沈媽,則是配著姥姥許大娘等人說話。沈芮和跟著她的鄭天晴,給大人們上了瓜子堅果茶水,等她們親親熱熱的說了話。
等吉時到,上梁正式開始。沈大爺爺、姥爺和沈爸一起擺了供,李潤林帶人點起了爆竹,聽到爆竹響,原本還沒過來的村里人和游客,都紛紛圍了過來看熱鬧。
沈大爺爺唱喏著吉利的詞語,將昨日做好的福袋在沈家走一圈,放到正中的供桌上,蓋上紅布···走完了儀式后,李潤林安排工人配合著把蓋了紅布,意寓大梁的最后一塊樓板,送上樓頂封裝,完成了上梁儀式后,就進入了圍觀看熱鬧的人最期待的撒喜階段。
鄭明浩請的舞獅隊開始熱鬧的刷起來,沈大爺爺和沈爸連通工匠一起上了三樓,在三樓的大露臺上,笑容滿面的把提前準備好的喜糖花生錢幣喜饃喜餅往下拋灑,喜饃和喜餅都是成雙曾點了紅,用紅油紙包著,倒也不怕落地弄臟了可惜糧食。
圍觀的人,紛紛搶拾,撒喜,撒的是喜氣,撿的是福氣,特別是人群里的小孩子,那叫一個開心,每一次有人家上梁,都是小孩子們的福利,撿到好吃的糖能甜嘴,撿到喜饃喜餅可以帶回家,待到錢幣,那就是美得冒泡,有零花錢了。
圍觀的人群中有游客,對這樣的農村特色儀式,也是饒有興趣的參與其中,這在城里可沒見過。
熱熱鬧鬧的慶祝完成儀式后,一眾人又回到喜棚里繼續說話,席面師傅已經開始帶著人忙活起中午的大席,一道道豐盛的喜宴特色菜都是在一眾人眼前做好的,雞魚肉蛋海鮮無一不缺、著實豐盛。等師傅說可以開席后,沈爸請人入席。這次招待的,除了過來幫過忙的親鄰以及實實在在的至親,最重點的,無疑是李潤林團隊,這才是這次酒席的重點客人。
沈芮特意過去,一桌桌敬了酒,感謝他們這些日子辛苦,后面還要麻煩他們繼續辛苦裝修布置。沈芮對工人們的尊重,自然讓工人們挺歡欣感動的,李潤林比了個贊。
沈芮這個雇主真得沒的說,工程款順遂,半點兒不拖欠,工程全權交給他,不多插手,時不時還有福利送過來,再加上東崖村這堪稱療養的環境,這可以說是他干得最舒服的工程!
所以,他才除了偶爾回公司處理必須處理的事情,幾乎都趴在這邊盯著,除了印臻的面子,更多的,還是這里呆著舒服,感覺整個人都被洗禮療養了。
在這養的太舒服了,他是真的下定決心,花了不少力氣,也付出了些金錢代價,在沈家不遠,村里弄了個小小院落,日后可以沒事過來療養療養。或許是意識到他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