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芮和印臻分著吃了兩塊,適量用了,就先封蓋回頭慢慢吃,他們剛才進門的時候看到入門過道還有不少活需要收尾,都是家里常見的活,不用老人家指揮,沈芮就知道解下來該忙什么。
袖子一挽,帶上沈媽剛才解下來的圍裙,就開始熟練地做起來,盆里的紅薯已經刷洗得差不多了,沈芮所要做的,就是把刷干凈的紅薯再過一邊水,裝袋垛起來控控水,明天拉到村里買了機器的人家,讓人幫忙機出來,他們再沉淀掉粉。
之前往年,他們是要拉倒鎮上有機器的商家去弄,不過,今年倒是不用了。
說起來,還是村里有了出路,這紅薯粉,自家地里產的天然東西,游客也熱衷買。有那從嫩玉米吃到甜頭的人家很有先見之明的想到了紅薯,這東西高產,家家戶戶都種的有,他提前采購了不少,地頭采購,留夠自己家吃的,外村和村里人也愿意把多出來的換錢。
除了窖藏紅薯買賣,他弄了臺機器,在家里把紅薯機成粉水,曬紅薯粉,下紅薯粉絲買,純手工的紅薯粉,家門口就能看得見操作的好貨,游客很喜歡買,吃著好回頭客還真不少。
他們村里現在已經打響了名頭,就是天冷出海項目不太受歡迎,但是憑著村里舒服的放松環境,還有這些農家土貨,依然有不少人慕名而來,放松身心修養精神的同時,也給自己捎帶不少農家特色、新鮮海產或者是干海貨回去,帶動了村里人的收入,同時也讓他們同樣有了歡喜的收獲,兩全其美。
如今村子里的發展,已經逐步走向正軌,家家都歡喜。做民宿的,做搞特產的,賣海貨的···不說沒有競爭,但是有村委和宿老坐鎮,最起碼目前看到的,都還是良性的。
人都是聰明的,嘗到甜頭就會想盡辦法,在發現跟風一窩哄都做一樣,并不能掙到更多錢,就會有更多的想法。
各有不同擅長,將擅長發展成掙錢的渠道,這樣才是最好的選擇,沈芮負責把種子灑下,打下了環境的先天基礎和思維的點撥,村里人發現光,追著金錢的光芒培養著漁家樂的樹苗茁壯成長,逾期著期待未來的欣欣向榮。
印臻找了個安全的地方先把手提袋擱下,跟著沈芮的動作做起來,跟著沈芮在沈家歷練多了,他如今做起活來,已經有模有樣。
“四哥,小心注意點兒,別砸到自己,別把你衣服毀了!”他們回來還沒換衣服,四哥身上一件衣服,就夠他們幾季紅薯收成的,弄毀了怪心疼人的,由不得沈芮多加囑咐。她笑嘻嘻的看向帶上圍裙的印臻,眉宇間笑意燦爛,帶著圍裙的四哥,很有煙火氣嘛!
沈芮手勁兒足,干事利索,印臻力氣也不算小,洗滌紅薯這樣簡單重復的動作,對于他的智商來說,不過時看一眼就能上手操作的,兩人搭配著,沒用兩位長輩再插手,很快就把收尾的活計做完,沈芮順手,還把地上的衛生打掃一遍,印臻十分會配合的地上灰斗,深切踐行者,夫妻搭配,干活不累這句經典。
晚上,沈爸沈媽張羅出來了一桌子好菜,主食特別準備了面,一大家子歡歡喜喜的用了飯。飯后,沒讓沈芮動手收拾,沈媽打發著倆孩子上樓早點兒休息。
“有話明天咱們再說,回來了有的是時間,你們倆坐了一天的車,年輕人也會累的,趕緊早點兒歇歇好緩過來!”家里有洗碗機,就是把碗擺到機器里放洗滌劑按啟動,碗就能洗的干干凈凈,這簡直是她們這些圍著鍋臺轉了半輩子的女***福音,現在科技發達,真得是造福老百姓了!
“好咧,媽!”知道自家爸媽的性子,實在是閑不住,所以一些不費力的活計,他們堅持做,沈芮并不多搶。
上樓休息前,沈芮先找了徐露和于爽兩姐妹,給她們做了個復診,兩人情況目前恢復漸好,十天的用藥修養,她們已經明顯能夠感覺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