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大早,沈家一行人就帶著提前給鄭家準備好的魚丸和兩箱冷鮮的黑棘魚,出發去了鄭家。殺豬的時間要趕早,沈家人到鄭家的時候,姥爺正帶著大小舅做準備工作,還有其他過來幫忙的同村門里的族人。
姥姥和小舅媽一大早蒸了暄軟的大包子,沈家到的時候,正趕上包子出鍋。姥姥端了一大簸籮熱騰騰的大包子出來,笑著招呼道:“來來來,都先吃點兒包子,干菜粉絲豬油渣餡,今個兒面發的不錯,包子可想著呢,還有玉米糝稀飯!”
卸了帶過來的東西,沈芮印臻凈手后就被姥姥招呼過去先吃早飯,“殺豬有你姥爺他們忙著,你們小孩子就不要過去了!”芮芮是姑娘家,小印明顯是城里人,殺豬那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可別嚇著倆孩子了。
姥姥的擔心,放在之前是對的,沈芮敢宰魚,收拾處理好的雞,但是讓她去圍觀殺豬,親自動手殺雞殺鴨什么的,她多少還是很有些犯怵的。但是經歷過玄天界的磨練后,她已經可以很坦然面對這些曾經很犯怵的場面。
不過,幫忙的人很多,沈芮沒堅持出去幫忙。過年殺年豬的時候,哪家也沒有說是讓女人上前的,四哥喜潔,他們就先不上去湊那熱鬧了。
不過,他們這么大的人了,總不能看長輩忙著,他們在屋子里躲清閑不是?“姥姥,我們能做些什么?”
“芮芮和小印一會兒就在院子里幫忙燒鍋!”大冬天的,坐在灶前燒鍋剛好可以取暖驅寒,明顯就是長輩疼孩子,特意打發的清閑活計。
吃罷早飯,沈芮和印臻一道守在院子里,用汽油桶截開,做的簡易大灶前,時不時添著柴火。殺豬退毛是少不了熱水的,一會兒這個灶還要用來燉大骨頭熬肉,燒火是個長久的活計。
閑暇的時候,沈芮一邊和印臻說著話,一邊在手機上打著她搜羅到的科目二考點,給爸媽整理些參考筆記。這幾個月,趁著閑著的時候,爸媽科目二的項目都學完了,在家里也用家里的車子,熟悉過操作,目前來看,動作都還算熟練,可以試試上考場。
一家人商量著,這兩天忙完趁著還沒徹底變天,先去市區考個試試。能通過萬事大吉
只是,第一次考科目二,實踐操作,倆人心里不是太有底,沈芮就再給爸媽琢磨琢磨考點的各項注意事項,讓爸媽心里更自信穩妥點兒。她也從這個點兒走過,期待和擔心共存的心里,她也經歷過,還是很能理解爸媽這會兒的心情。
殺豬分肉大鍋菜,隨著一桶桶熱水往外提出去,兩頭豬都已經被處理干凈,新鮮的豬肉被拆分成合適的大小,骨頭也都被剔了出來。
男人們在外面繼續處理著豬下水,女人們則開始整治起了今天的大菜,新鮮的豬血凝固后下入熱水,就成了新鮮出爐的豬紅,大塊肉,大塊骨頭下鍋,燒開后,屬于大鍋燉肉的香味,就開始在院子里縈繞,自家純糧食喂養的土豬,格外的香。
開年留的豬娃子,費工夫養了一年,這個時候,無疑是收獲的滿足日子。熱熱鬧鬧的吃罷豐盛的午飯,送走了來幫忙的族人,一家人開始忙活起了腌肉灌香腸。多少肉用多少鹽,姥姥和小舅媽沈媽是最拿手的,三人一起配合炒了香料鹽。
新鮮宰殺的豬肉,這會兒已經散去熱氣,小舅和沈爸把它們分成了適合的大小,緊接著就另選三分肥七分瘦的腿肉,切細片,這是一會兒用來灌香腸的肉。
其他人端了大簸籮出來,鋪了大塊的油紙,用炒好的香料鹽把一條條肉塊涂抹均勻,揉搓入味,整齊的按著各家碼在大陶盆里,用油紙封起來,腌制個5-7天再拿出來放在不見直曬太陽的通風處慢慢風干,就是風味極佳的咸肉。
把沈爸和鄭海朝切出來的肉片,調味腌制入味后,灌注到提前準備好的腸衣里,沈芮和印臻配著著按著均等比例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