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沈芮來說,孕育新生命也是一個嶄新的體驗。在步入婚姻的時候,她想過或許自己有一天會變成媽媽的身份,但是當這個身份到來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措手不及。
但是這種措手不及,并不是害怕或者其他,而是面臨新的挑戰的謹慎。她慎重的去面對作為媽媽的責任,對于一些人來說,可能結婚生子。就是一個必經的人生歷程。或者是一項任務。但是對沈芮來說,她的每一項決定,都是自己確認,能夠承擔,能夠面對,才會去做的。
孩子,并不僅僅不是生下來就好,很多的時候,養才是最重要的。當然現在考慮這個問題還是有些早,只是,從知道有了孩子之后,難免就會發散的去想。
沈媽已經開始摸促布料做小嬰兒的衣服,當年有芮芮的時候,家里太過困難了,最初的時候,幾乎沒有給芮芮添過新衣服。孩子的包被拿大人的衣服改出來的,唯有的新衣服還是娘來看她和芮芮的時候。給芮芮添置的。
現在家里的條件好了,外面市場上各種布料也琳瑯滿目,可以挑選的太多太多,沈媽滿腔積極的去挑選布料,裁剪來做小衣服,張羅新棉花,來做小包被。這一點,葉蘊慧和沈媽有志一同,兩個人時不時的聯系著,商量著什么布料好,什么布料柔軟貼身穿的舒服,對于小寶貝用的東西。
兩個人都只講究要好,要舒服。半點兒不心疼花費。沈芮很想扶額,這也太早了,還有九個月左右孩子才出生,就是下半年再準備也來得及。不過,她也沒打擊兩個媽媽的積極性,她們高興就好。
這一點,沈芮發現,連印臻都不能免俗,沈芮不止一次的發現,四哥在關注各種孕期注意事項,各種能舒緩孕期不適的方法、各種能用得到的用品,兒童房的裝修布置方案,各種孩子用品選擇,從安全到選材到各個方面考慮的那叫一個細致。
經過個把星期的適應,一家人總算慢慢走上正常的步調,雖然依然慎重,但是已經不至于手腳不知道往哪里放的地步,也不至于再把沈芮當成易碎的琉璃娃娃。沈芮還保持著往常正常的作息,晨起后院到后山溜達溜達,當然這少不了印臻相隨。
出了正月,年味兒就逐漸淡了。二月二,龍抬頭,這個時候不能動鐵器,女人不做針線活兒,寓意著避免扎傷龍眼睛,砸傷了龍身,龍尾。
島城這邊,二月二要吃煎餅、小豆腐各種棋子,島城有這樣一句民諺二月二,龍抬頭,打個雷,好兆頭。這個時候沈媽每年都會提前炒豆子,做點兒面棋子,雖然沒有現在這么多零食時候,這些炒豆子面棋子都是孩子們最好的零嘴。
二月二,一大早,沈芮和印臻下樓的時候,沈媽已經在客廳茶幾的攢盒里,放了各種炒香的豆子,有蠶豆,有黃豆,有花生,有碗豆。除了常見的五香咸辣口味,今年沈媽還做了新花樣,花生裹了面衣,做了酒鬼花生,蠶豆有一半兒去殼炒了蛋黃沙,做成了蟹黃蠶豆。
對于這兩種新花樣,沈芮表示創新的很好,特別對她的口味。捏了一小把在手里,沈芮時不時,往嘴里放幾顆,已然是滿口酥香。
“媽,今年豆子炒的更上一層樓的好吃,你的手藝又進步了!”沈芮笑嘻嘻的在廚房門口夸道。
“豆子干,你少吃一點兒,省的上火!”沈媽笑著叮囑一句,老人常說,媽媽火氣大了,小寶寶容易胎躁,芮芮得忌口。
她這會兒正在調面,之前二月二家里常吃煎餅,今年沈芮想要換個新花樣,不用常規煎餅,想要要改成洛饃卷菜。新年新氣象,新鮮吉利好兆頭!
開水燙面,揪成大小合適的小劑子,小劑子搟成薄餅,在鐵鍋里兩面翻烙熟,剛出鍋,軟軟的,還有新鮮的麥香。裹著剛出鍋的小菜,別樣的開胃,她突然間就惦記上了這一口,還真的是莫名其妙。
烙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