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村那些年不也是琢磨著搞了,現在拋去那些糟心事,也還行!”姥姥在一旁笑著接話,鄭寨村當年搞觀音山的時候,不也幾經折騰。但是最終借著東風搞成了,現在不是挺好的,村里人大多都有些受益,不是太懶得人家,都過得比之前好了。
“嗯,咱們東崖村也能像南邊那樣發展起來,那是再好不過了!”拋卻糟心的老娘和兄弟,沈爸對于生活數十年的村子,還是特別有感情的。
“會有這么一天的!”人都有向好驅動力,東崖村的根基已經打下,只要村里人心還算齊,不亂搞破壞,村子或早或晚都能發展起來,這不是個急于求成的事情,得慢慢起飛。“說不定,以后游客太多,我們還要設置門崗,定量售票呢!”
當然,這個就是最美好的設想了。真是能達到那一步,東崖村在全國估計都能出了名。這其中的運作,人心的考量,沈芮從旁觀察,對于她來說,也是一場心路歷練和經驗的積累。
進入三月,或許是家里人逐漸習以為常沈芮有了孩子依然仿若平常的活力狀態,沈媽比往常少了些念叨。印臻則是應著知道沈芮的能力,總算不在把沈芮當成琉璃娃娃對待,但是該重視依舊不減分毫,該照顧,一如往常,只是于他來說,能夠更安心一些。
三月天暖,眼看著休漁期就要到來,沈芮覺得,她現在狀態其實很是可以,還是想趁著天好,往海上轉悠轉悠的,東元號年后剛剛保養調理過,現在送回了沈家碼頭停著,進來每次出門散步,沈芮都想上去轉悠轉悠,靜極思動,春天出了多眠,沈芮的心,也跟著有些活躍。
只是,怎么說服家里人,讓她們能放心她出海,這倒是個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