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他喜歡的,再讓芮芮從中優選。只要別全部打水漂了,那就是賺。
若是真能開出來翡翠,還真是挺有意思的,想想都讓人挺有興趣!沈爸沈媽抱著沈嘉恒,似模似樣的挑著,還和鄭天樂一起研究,哪個更合眼緣,沈芮在一旁跟隨,時不時給他們解說一下他們看得毛料,是什么場口,一般出什么翡翠,大體的表現,讓他們有更多參考依據。
她順便,也在依據著表現,先做理論上的篩選,在
一樓的地攤二樓開始的店鋪,他們一路從外往里,從里往上,慢慢的看著,轉悠著,見識了不少精美大氣的古玩,大多數都是各個店里的鎮店之寶,從瓷器到玉器,再到雜項字畫文玩,比逛博物館還增廣見聞。
古玩這個行當,講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店鋪生意的成交率,其實還不如地攤,但是一旦成交,利潤十分驚人。沈芮在一家經營文玩的店鋪,又買了些上好的宣紙,湖筆,精品的松煙墨···印臻有練字的習慣,沈芮沒事也會寫兩筆,這些東西無論是自用,還是用來走禮都是少不了的。
等他們將藏寶樓走一遍,眼界無限滿足,又去嘗了臨近海市,蘇市菜的新鮮。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菜的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松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蟹粉獅子頭、大煮干絲、藏書羊肉、蜜汁火方···清鮮味美,鮮咸帶甜,迥異于北方慣常的口感,帶著江南水鄉的潤澤,讓一眾人十分的滿足。
吃罷飯稍作休息,印嘉善引路,帶著一眾人到了一家玉器鋪子跟前,他們并沒有從正門入,而是繞了半圈,從后邊側門直接進了后面的院子。這家叫柏玉齋的鋪子,前面經營翡翠玉器買賣,后面別有洞天,經營著毛料買賣,一進院子,就能看到另一番熱火朝天的熱鬧,有人在切毛料呢。
“一刀見綠了···這兆頭不錯!”
“漲了,這是切漲了!”···圍觀者議論紛紛。
“咦,石頭切出來綠色,那是翡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