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對孫克儉問道。
那落下的板子,讓孫克儉感覺屁股又是一陣陣的疼痛。
不過孫克儉還是堅定的邁了出來,這一刻孫克儉感覺自己的浩然正氣都凝聚了不少。
“殿下,臣有話要說。”孫克儉恭敬的對武昭說道。
武昭和顏悅色對孫克儉道:“孫御史請講。”
其實大武朝,在朝堂之上的規矩,并沒有那么繁雜。
大武朝的高祖以武開國、立國,但是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以武安國。
所以高祖對于文臣很尊重,甚至可以說是寵溺。
因此朝堂之上對于文臣的限制并不多。
甚至于很多規矩,都是孔祭酒后來給補充的。
要不然的話,也不能讓寧辰找到這么多漏洞,讓孫克儉挨了三百多板子。
孫克儉得到應允之后說道:“殿下,臣以為,寧大人所做的確不妥。
寧大人之考慮到了一人之罪,卻沒有想過,萬萬人之罪。
一旦殃及國本,那受罪之人,可不是一人兩人。”
孫克儉說完之后,立刻有人站出來,附和道:“臣贊同孫御史之言。寧辰所做,完全不顧國本大局,恐有沽名釣譽之嫌!”
寧辰看了站出來附和的是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臣子。
寧辰記得他好像是禮部之下祠部主管,叫烏鈞善。
“這位大人說的好輕巧,不知這位大人可有女兒。如果被擄走的是大人的女兒,不知道大人還會不會說的這么輕巧。”
烏鈞善聽了寧辰的話,斷然答道:“如果我遇到此事,我定可以舍小家而為國家。
我一個朝廷大員,都能有此犧牲精神,他一個破落軍戶,那里至于如此喊冤。”
雖然寧辰是為了佞點,但是這烏鈞善的回答,真的惡心到寧辰了。
寧辰冷笑一聲道:”大人還真是高風亮節,我衷心的希望,同樣的事情,一定要落在大人的頭上。
到時候我等一定要,好好的學習一下,大人是如何舍小家為大家的。”
烏鈞善聽了寧辰的話,自是回答道:“到時候我會通知寧大人去學習的。寧大人到時候就會明白,沽名釣譽和真正的忠臣是兩回事了。”
“好,那到時候我真的要好好看看了。”
這貨寧辰先記下,等自己這一波佞點,穩穩的兌換之后,到時候再回頭收拾這個老棒子。
就在烏鈞善還要說什么的時候,武昭的臉色忽然微微一變,直接讓御前太監,宣布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