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坡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這些,是陸垚記憶中,關于蘇軾能夠查到的東西。
而此時此刻,就在今天,蘇軾所創作的這首《蝶戀花》,也是陸垚除去水調歌頭之外,非常喜歡的一首蘇軾所創作的詩詞。
這是一首描寫春景的清新婉麗之作,表現了詞人對春光流逝的嘆息,以及自己的情感不為人知的煩惱。上闋寫春光易逝帶來的傷感,沒有拘泥于狀景寫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嘆。下闋寫得遇佳人卻無緣一晤,自己多情卻遭到無情對待的悲哀。全詞詞意婉轉,詞情動人,于清新中蘊涵哀怨,于婉麗中透出傷情,意境朦朧,韻味無窮。
雖然說,之前蘇軾也是當著陸垚的面作過兩首詩,只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兩首詩作詩的場景不太一樣,還是說因為剛才喝了一些酒,導致自己有些上頭的緣故,陸垚覺得,現在這個時候聽蘇軾做出這首詩,真的是別有一番意境。
其他人對于陸垚的這個反應并不意外,畢竟陸垚的才子名號也不是蓋的,在場的包拯三人雖說了解的不是那么詳細,但是對于陸垚之前做的那兩首詩也是有所耳聞,即便是他們中的展昭不太理解這一首詩詞的意境,但是就憑陸垚對蘇軾這首詩給出的這么高的評價,展昭也覺得蘇軾是個厲害的家伙。蘇轍那邊呢,那就更不用說了,陸垚之前可是在之前當著自己的面作過詩的人,再說了,蘇軾可是自己的親哥哥,他的水平蘇轍還能不了解么?
聽到陸垚對自己的贊美,蘇軾這邊豪放的性格又是體現了出來,也沒客氣,說道:“多謝陸兄夸獎。”
陸垚此時忽然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說道:“蘇兄,我忽然突發奇想,覺得這天涯何處無芳草,其實可以單拿出來,后面接上另外一句。”
一提到詩詞,蘇軾這邊立刻雙眼發亮,說道:“哦?陸兄有何高見,不妨說來聽聽。”
說到這天涯何處無芳草,基本大家后面想的都是,何必單戀一枝花。當然也有可能是一枝梅。大多數人好像腦海中存在的印象都是這兩句應該是搭配到一起,出自于同一詩句的,只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真正的詩詞出處,是蘇軾的這首蝶戀花,而且根本就沒有后面單戀的那一句話。
不過,陸垚自然是知道這個真相的,不過今天蘇軾既然已經當著自己的面,把這句詩給做出來的,陸垚倒是也想看看,作為這句俗語上半句的創造者,當他聽到這后半句的時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反應。
于是陸垚說道:“其實這天涯何處無芳草,我想蘇兄你是想形容春色滿園,萬物復蘇的一個情況吧,我已經能想象出來了。”
“正是如此,”蘇軾此時借著酒勁,已經能夠看到他臉上的神情甚是得意,“不知陸兄若是想要用這句話做上句的話,下句又是什么呢?”
陸垚微微一笑,說道:“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此言一出,包括陸盱在場的所有人都呆住了。
雖說這后半句從句式和押韻上似乎都太過粗俗了一點,其實古人作詩,基本上都講求一個暗喻和韻味在其中,不過陸垚的這一句接的,直接簡單粗暴將后半句要描述的東西,整句詩要傳達的寓意,都已經鋪在了紙面上,很直接的就說了出來。
包拯三人組這邊,因為不太懂詩詞,所以也不好評論,不過包拯和公孫策臉上倒是十分吃驚。
雖說二人沒有親眼看到陸垚作詩,其實他們也就是知道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