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半場比賽開始之后,觀眾們的狀態(tài)可以說是漸入佳境,他們現在已經能夠漸漸隨著比賽的進行看出其中一些門道來,而不再像是上半場那樣,一邊看比賽,一邊還要聽解說的聲音來熟悉新蹴鞠大賽的規(guī)則,現在比賽進入到下半場當中,觀眾們對于比賽的一些基本規(guī)則已經摸清楚了,至少場上的局勢也已經能夠分析明白。所以比起上半場的一心二用,一邊看比賽,一邊還要聽解說的做法,下半場觀眾們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賽場上隊員們的表現身上。
“陸垚,這雙前鋒有什么說法么,皇天隊隨著王一的上場,應該是在戰(zhàn)術上也會有一些改變吧?!?
陸垚點點頭,實際上皇天隊現在的安排,連陸垚都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給到所有隊伍的文稿當中,是沒有雙前鋒這個陣容戰(zhàn)術安排的。所以,皇天隊現在選擇這樣一個陣型出來,很明顯是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具體會執(zhí)行怎樣的進攻陸垚也說不準。
不過,現代足球中的雙前鋒戰(zhàn)術倒是很多,其中有兩對非常出名的組合。
不算上古大神柯奇士和普斯卡什,也不算貝利和加林查,就說二十世紀最后十年至今,心目中只有“ro-ro”組合,那就是羅馬里奧加羅納爾多,老羅+大羅。其他組合真心弱爆了。
特別有說服力的就是1997年,30歲的羅馬里奧依然有超強的突破能力,那時的羅納爾多21歲,正是鮮衣怒馬、腳下生風的巔峰期,已經在巴塞羅那踏平了幾乎大半個歐洲。兩人的配合,在當年法國四國邀請賽上經受住了三支歐洲頂級強隊的考驗,單純對后衛(wèi)線的進攻效果來說,用“吊打”這個詞都不為過。
齊達內和德尚領軍的法國,擁有卡納瓦羅、科斯塔庫塔、馬爾蒂尼的意大利,英格蘭三杰希勒、謝林漢姆、加斯科因如日中天,非常遺憾的是,這些人在“羅羅組合”面前全都黯然失色。
羅馬里奧的長程沖刺能力雖然在30歲的時候有所下降,但在禁區(qū)內的支點作用依然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獨狼的過人、原地啟停和擺脫,擺在所有防守球員面前長達四年,從1994年世界杯到他“三十而立”,還是無人能敵。羅納爾多的有球能力只會更強,中長程的突破和擺脫幾乎就是所有球員的上限,只要進入對方半場即吸引到多名中場防守隊員,那時羅納爾多體能極好,巴西隊需要防守的時候,他會回到本方半場來夾防,只要斷球就起速,只要起速基本就擺脫,意英法三支球隊的中場防守隊員和后衛(wèi),半場防守態(tài)勢下對他只有一個辦法——在他不起速的時候立刻拉拽。
當時對背后鏟球的判罰已經逐漸嚴格起來,但高水平球員的防守,不到萬不得已或者預判正確的情況下很少放鏟,貼身時拉拽球衣就非常有效。第一不讓你啟動加速,第二又不讓你擺脫,第三這樣的動作又夠不上吃牌,所以21歲的羅納爾多在英格蘭首席前鋒希勒連拉帶拽之下也很惱火。可是不拉拽你又沒別的辦法,一旦讓羅納爾多提速沖刺到禁區(qū)弧頂一帶,兩個人都不一定防得住,再加一個羅馬里奧,這球基本就不用踢了。當時里瓦爾多還沒爆發(fā),萊昂納多穿著巴西隊10號,替補席上已經坐著德尼爾森、埃德蒙多和德賈明哈,要不是巴西中場防守因年齡大而退化,給了三個對手大量防反的機會,四國邀請賽就是巴西一挑三的天下。
羅馬里奧沒有了四年前從中場一條龍帶球沖向禁區(qū)的神勇,因為這個工作由羅納爾多來完成了,他可以把大量的體能用在禁區(qū)外策應,以及大禁區(qū)內——特別是兩個肋部的進攻。獨狼平常的節(jié)奏是慢的,突然爆發(fā)式的啟動加快,對方后衛(wèi)完全適應不了,整個防守線立刻就被撕裂,而羅納爾多的節(jié)奏一直是快的,而且還能不斷往上提,前衛(wèi)線扛不住,后衛(wèi)線同樣受不了。
四國邀請賽當中,最好看的兩場就是巴西對法國、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