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蹴鞠大賽第二場正式比賽已經開始,對戰雙方是實力相近的樊樓隊和猛虎隊,比起第一場比賽基本上所有人都更看好皇天隊會獲勝不同的是,這場比賽在場觀看的眾人都不知道到底最后哪個隊五會獲得勝利。
當然,兩支隊伍從一開場之后,就展現出了激烈的對抗強度,在如此程度的碰撞下,更加考驗的,其實是裁判組三個人的表現和判罰尺度。雖說第一場比賽當中也有犯規,但是那場比賽的犯規數跟這一場比賽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展昭不停地在回憶著陸垚寫的關于裁判判罰的規則和尺度的文稿。
按照現在足球舉例,大致上的犯規分為以下類型:
手球,足球是萬萬不能用手,除門將在大禁區內能用觸球外其他球員任何時候能不在場內用手接觸皮球(肩關節以下,除死球外)。
越位,進攻方拿球處在防守方最后一名球員身后,這時就越位了,不過如進攻方球員自己突破的話那么側不越位。進攻方傳球的一瞬間你前插拿到球則不越位,這個必須在傳球球員觸球的瞬間接球人不在最后一名防守者身后(可以平行)。射門球員射門被門將或防守球員擋出,但被進攻方另一個球員接到,如果這名球員在射門的瞬間站在最后一名防守球員身后則越位,如果后插上則不越位。如果a球員突破了最后一個后衛形成單刀,而己方另一個b球員也處在最后一個后衛身后,這個時候就要看b跑位了,如果b跑到了a前面,如果a傳那么就越位,因為這個時候最后一名防守球員是門將。越位大概也就是這幾個常見的情況吧。
現在談談高級點的越位戰術:1.造越位,一般這個時候防守方后衛是平行站位的,即幾個后衛站在一條縱線上,當進攻方b球員要直塞球傳a時,幾個后衛同時一起上前,而不是往后,這個時候“那條線”就把b球員放在了身邊,這個時候b就越位了,這是當今一個戰術,不過需要后衛的意識和默契去完成,稍微有一個人早了或慢了造越位就不成功,讓對方直接形成單刀了,所以風險很大,不過這樣可以節約后衛體力。2.反越位,既然人家能造越位,我們也能反越位,這個就需要對方在造越位的時候我們才能反,同樣道理,反越位就是看進攻方前鋒和傳球者的意識,跑位還有腳法了,造防守方上前的同時傳球方把球傳了出去,即這個瞬間前鋒和后衛站到了一條平行線上,這里也跟裁判有關了,反不反也就是一念之差,如果裁判把你吹了那你沒辦法。
鏟球犯規,a,背后鏟球,不該管是有意還是無意,背后放鏟是足球最大的犯規,這是足協為了保護球員的最好條例。b,正面或側面,評定是否犯規是看防守球員是否鏟到球和主觀意識是否奔著球去,如果是主觀目的是放倒人或沒鏟到球而鏟到人側犯規,有時即使不是向人去同時也鏟到球,但跳起飛鏟或"亮鞋底"裁判也可以判定犯規,這是為了保護球員。
拉扯球員,例如進攻球員過掉防守球員而防守球員在后面拉扯衣服或身體其他部位則犯規,這里一般裁判會判定是否進攻有利,如防守球員對進攻球員的威脅不大或現在處于對進攻方有利的情況下裁判不會吹。
阻擋,一般都是進攻球員有利的進攻情況下過人,球過了但防守球員為了不讓人過去用身體過其他方式導致進攻球員無法進攻而判阻擋,這個很少會吹,除非是身體很強壯的球員欺負矮小球員。
抬腳過高,球在半空中球員用腳接球,但腳抬的高度超過加胸部或肩部而判抬腳過高。
動作過大,這里也是裁判為了保護球員而判定的,動作不能造成對其他球員有傷害的動作。
沖撞門將,球在空中且門將能進攻球員同時爭球的話進攻球員不可用身體沖撞門將。
界外球,發界外球要雙手護球過頭頂,在球沒低于額頭的同時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