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府。
陸垚知道,自己最近又擺擂臺,又無心籌備婚禮,父親陸盱一定是會起疑心的,再加上他在朝中的關系,如果說曹家舉辦比武招親的事情他不知道的話,陸垚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只不過可能陸盱覺得這件事情陸垚沒有必要知道所以就沒有告訴陸垚。或許在陸盱看到陸垚弄出來的那個擂臺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陸垚的心思,至于導火索,恐怕就是福伯見過那個來到府上送面具的人。福伯雖說平日里也是聽陸垚的吩咐,不過他實際上還是聽陸盱的話的,所以,以陸盱的能力能夠推理出陸垚要參加這個比武招親大會應該不是什么問題。
既然躲不過,陸垚決定倒不如趁著陸盱跟自己談話的時候,提前找陸盱攤牌,說明自己跟曹菡之間的事情,也好早能得到陸盱的幫助,或者說,看看父親的態度到底是什么樣的。
然而,即便陸垚心中此時已經認定,自己必須要將曹菡給娶進門,不過,這古代納妾的規距還有一些風俗,陸垚還是要遵守的。他不由得開始回憶了一下關于古代納妾的事情。
古代納妾有規定:一要父母同意;二要大老婆同意;三要履行儀式——舉辦婚禮。先向小老婆家送少量財物,既“納妾之資”。然后,一頂青衣轎裝著小老婆,從側門或者角門進屋,不拜天地,父母,只向大老婆磕頭,進茶。妾的名稱,最早見于《禮記·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彪S著妾制的發展,妾還有許多別稱:小妻、下妻、次妻、庶妻、旁妻、小婦、孺、如夫人、小夫人、側室、偏房、小星、篷賤、屬婦、逮婦、副室、副房、小老婆等等。
妾的地位低下,如遇到悍婦是正妻,日子會很悲催的。
而且,即使有納妾指標,也并非什么女人都能夠納:逃亡的,地位,身份不配的,任職地的民女,都不準納妾,尤其是女藝人,否則,60大板伺候,還得離婚。
但總體而言,官越大,納妾指標才多,納妾已經成為貴族,官員的一項酬庸。
任何時候納妾都是要有經濟基礎的,而古代一當官就意味著有經濟條件了,所以古代人都喜歡當官的。
元代時,四川有個監察主官譚澄,對年滿四十沒有生子的庶民同情,上書朝廷,懇請準許他們納妾生子,朝廷同意了。
明朝雖然對民間男女關系控制從嚴,但在嘉靖時期,嘉靖要發展人口,壯大國威也允許過庶民納妾,但必須報政府審批,否則打40小板。
達官貴人納妾,那是有品秩的,都會有封號之類什么的,自然要嚴格規定了,但是不要忘了,還有陪嫁丫鬟、通房丫鬟什么在里面。
而古代自行納妾要遵守這三條,第一條,如果正妻沒生兒子,你父母會主動地為你張羅;第二條,正妻可以不同意,既無子嗣又不同意納妾便觸犯七出之條中的兩條(無后,善妨);第三條,有錢就不是問題,納妾的基本上家境都還好。
在我國古代,納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繁衍后代。男尊女卑是一方面因素。主要是因為在古代無后是個很大的罪孽。
妾又稱“側室”、“小妻”、“姨太太”、“如夫人”等,由某種類似婚姻契約而形成,為正妻之外具有類似婚姻關系的女性。我國古代的納妾制度起源很早,是隨著原始社會的夫權制的產生而出現的。如我國的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就出現了丈夫與妻妾合葬的現象。
我國有句古話:“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說的就是我國皇帝的納妾現象。傳說周文王就有后妃24人。秦始皇滅六國后,曾將原六國宮中與各地挑選出來的佳麗上千人,全部收入阿房宮中。到了漢朝,漢元帝寵幸3000宮人,東漢桓帝蓄美5000。到了晉炎帝時,后宮美女竟然超過了1萬人。隋場帝的后宮雖然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