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酒中仙。
且說陸垚到場的時候,正趕上金臺和方莊的又一次比試,雖說方莊經過這幾天的比試,已經能夠漸漸跟上金臺的進攻節奏了,然而,雖說比試的時間越來越長,雙方用出的招式也是越來越多,但是方莊依舊不能在比試當中占據上風,每次比賽的結果也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一旁的陸垚到場,每次也都是不會打斷他們的比試,一定要讓他們先分出個高低,陸垚也想從金臺和方莊的比試中掌握一點精髓。畢竟,不管是金臺和方莊在傳授自己武功的時候,都是有所保留的,而且,以陸垚現在的武學功底,有一些招式也沒有必要交給他,練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陸垚現在馬上要參加的這個比武招親大會,只不過是應急,要學個那么一招半式到時候去打壓富紹隆。等到這比武招親大會結束后,武館真正成立的時候,陸垚說不定也是要跟著金臺一點一點學武功的,所以,可以說這二人因為種種原因,在教授給陸垚功夫的時候都沒有全盤托出,陸垚對于這其中的道理也是十分的理解,所以每次他到場的時候只要是趕上他們雙方比試,陸垚都會看上一會兒,既然是比試,跟傳授功夫就不一樣,出于對對手的尊重必須要出全力。所以,對陸垚來說,看這兩個人比試能學到的實戰中的東西也是太多了。
看著金臺的拳法和身形,陸垚不由得腦海中出現一個疑問,如果將金臺放到現代,對抗那些拳王級別的人物,是不是會有勝算呢?
在這個時代,金臺投軍加入北宋的軍隊,在抗金的戰斗中,屢立戰功,成為了一個高級將領。金臺憑著一雙鐵拳,曾經連打72座擂臺,全勝無敗,所向披靡。可見金臺的天下第一不是吹出來,而是真真正正地打出來的。后來,金臺收了一個徒弟,這個徒弟叫周侗,周侗這個名字也許不甚出名,但是周侗的每一個徒弟卻都是可以功飚千秋的,比如著名的愛國將領岳飛,就是他門下之徒。
而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漢中有三位是周侗的徒弟,他們分別是豹子頭林沖、玉麒麟盧俊義和神槍史文恭。無論是朝廷的中流砥柱還是造反的綠林好漢,竟然都是周侗教出來的,也都要尊稱金臺為一句師祖,由此可見,金臺的拳法實在厲害,當得起一聲“天下拳王”。
真正有史可查的是,金臺做過王安石的保鏢,他還干過北宋兩代皇帝的武術教師,被稱為皇皇拳教師。
金臺能不能打得過當代的武功高手,我們首先分析一下宋朝的武術水平,根據中國武術發展的歷史記載,早在原始社會,人們為了捕獵和部族爭戰的需要,就發明了武術,只不過這時候的武術非常粗糙。
隨著秦漢唐宋各個朝代的疊轉和流傳,武術也就逐漸完美和成熟了起來,可是當時的武術,重視的是馬上的兵刃格斗術,重兵器的拼殺術,拳術本來是武術中的大項目,在那個時代卻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小項。
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太祖長拳(趙匡胤首創)可以說是一個很牛的拳術,但以現在技擊的眼光看來(現代搏擊不講套路、只講效率)多少已經有些落伍了。
到了元代,國內被禁武,武術只能在地下發展,隨著元朝被推翻,武術才迎來了真正的繁榮。這就是所謂的“明成清盛”,接下來我們說一下國內四大名拳:少林拳興盛于唐朝(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說,但少林寺真正名揚天下,還是在明朝嘉靖年間,少林寺僧人參與清剿倭寇的戰斗中),太極拳(元末明初,張三豐所創),八卦掌(清朝董海川所創)形意拳(清朝李洛能所創),由此可見,四大名拳,有三個起始于明清“明成清盛”絕對有其道理的。
金臺拳的拳法經過后代武術家的發掘,已經被找了出來,共分64路八卦拳;24路降妖拳;還有24路猴拳。這三套拳有其獨特的技擊價值,屬于中華武術的一朵奇葩,但如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