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等到潘文和折克行到了之后,將他們帶到了別院去。同時,跟來的還有曹誘,顯然,曹誘也不想和那些大人們坐在一起。而根據曹誘所說,本來韓文遠也是打算過來的,不過最后被韓永合給阻止了,只能在正廳待著。
今天的陸府可以說是非常熱鬧,在房間中的韓韞玉和曹菡自然也知道這件事情,只不過,除了自己的父親之外,今天到場的還有其他人,所以韓韞玉和曹菡也都不方便露面。她們也知道,這些來到陸府的人,都是為了得到陸垚最后獲得的成績而來的,其實她們兩個也和這些人一樣,不過,她們對陸垚更加有信心一些。
而后,府門外傳來了馬車的聲音,陸盱瞬間從座位上站起身來,讓福伯去看看來的人是誰。
沒想到,福伯直接將那位給帶了進來。
不是別人,卻是唐龍親自到訪。即便是晏殊都沒有想到,不過唐龍的到來,可以說是給眾人吃了一顆定心丸,那就是,陸垚這次考試的成績相當不錯,而且皇上非常重視陸垚,所以才會派唐龍來一趟。
唐龍進到正廳,他也沒想到,這么多位高權重的人此時都在這陸府正廳當中等待,不用說,這些人一定都是在等著陸垚的殿試成績。
唐龍也不想賣關子,他直接讓手下將東西交給陸盱。
陸盱接過來一看,是官服。
宋朝也有其獨特的官服制度,從顏色來看,宋代官服共分為四種顏色。分別為紫色、緋色、綠色和青色,那這四種顏色的官服,彼此之間有何區別?
官服制度源于數千年前的原始部落,由于當時文明發展程度不高,但又滋生出萌芽狀態的等級制度。
部族中只有首領一級的統治階層,才能享有更大的特權。穿衣服時,階層高的人其服裝樣式,以及原材料更加精細,顏色上也與其他人有所區別。
三皇五帝時期,堯、舜、皇帝的著裝樣式和顏色上,就與其他人有諸多不同之處。
《周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正是因為等級高的人才能身穿華服,便由此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官服制度。
隋唐之前,官服的顏色還沒有那么細致劃分。
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也逐漸形成了隸屬于唐、宋、明,這三朝獨特的官服制度。
杜甫《徒步歸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抬遺徒步歸。”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建立是于公元960年,由太祖趙匡胤取代后周而建立北宋。
北宋建國初期各項制度,均是承襲唐朝以及五代十國,官服制度同樣也不例外。
元豐改制之前,趙匡胤規定,青色官服適用于九品以上官員,綠色官服則是七品以上官員,緋色官服則代表五品以上,紫色官服則是三品以上的朝中大員。
元豐改制之后,青色官服被擯棄不用,七品包括七品以下的官員,只能身穿綠色官服。六品以上的官員,則是身穿緋色官服。四品以上的官員,其官服顏色還是紫色。
《宋史·職官九》:“已上文武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緋,九品已上服綠。”
南宋時期,也沿用了宋神宗趙頊的這一安排。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青色官服基本被棄之不用。
因為不太好區分青色和綠色這兩種顏色,導致唐朝一些七品以下的官員,常常僭越身份等級,身穿綠色官服。
后來這種現象太過普遍,唐文宗便順水推舟,直接不許官員穿青色官服。北宋建國之后,趙匡胤全面繼承了唐朝的官服制度,又將被棄之不用的青色官服拿了出來。北宋翰林學士李昉:“準詔,定車服制度。禮部式,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流外官及庶人并衣黃。此外,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