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比武大會現場。
徐方。此時站在富紹隆面前的這個男人,他的名字已經被陸垚等人記起。之前的比武招親大會當中,徐方便是獨自參賽,最后尋了兩個人一同對富紹隆進行圍攻,只不過因為臨時的隊伍沒有什么配合,加上當時的富紹隆功夫了得,最終敗下陣來,慘遭淘汰。但是今天,這比武大會進行到現在這個階段,場上只剩下十個人,而且富紹隆的體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消耗。就在大家打算對富紹隆和一旁的黎成決定發起圍攻的時候,徐方倒是站了出來,他表示,和富紹隆之間,要進行一個一對一的對決。看樣子,徐方是勢在必得。因為之前三人圍攻富紹隆而后被打敗發生的非常快,再加上當時陸垚和方莊等人,也沒有太多去關注富紹隆那里,畢竟他們當時自己也是參賽隊員。所以,對徐方的印象也比較片面一些。不過,既然他敢站出來挑戰富紹隆,說明他對自己和富紹隆的功夫一定是有所了解的,絕對不會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對富紹隆發起挑戰。本來,這比武大會索然無味的圍攻階段,卻因為徐方和富紹隆的一對一,再一次變得精彩起來。
“你們覺得,誰會贏?”陸垚問道。
曹誘說道:“不好說,這徐方敢站出來,說明他的實力一定不一般。”
“但是我覺得如果是一對一的話,富紹隆不一定會輸。”韓文遠其實從比賽一開始,目光就放在了富紹隆的身上,關于之前比武招親大會的事情,自己的父親韓永合與他說過一些,其中就提到了陸垚與富紹隆的對決。陸垚的能力自然不必多說,不過韓文遠倒是對這個能夠在當時和陸垚不分上下的富紹隆十分感興趣。今天這比武大會進行到現在,富紹隆的表現,韓文遠都看在眼里,若是單論一對一,恐怕沒有人會是富紹隆的對手。
金臺和方莊也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作為和富紹隆有過交手的方莊,他覺得富紹隆的勝算會大一些。不過金臺看上去倒是非常欣賞徐方主動站出來挑戰付紹隆的勇氣。
擂臺上,徐方和付紹隆簡單交流了幾句,雙方也就都擺開架勢準備對攻了。
當看到徐方雙腳一前一后,雙掌擺開的架勢后,陸垚倒是十分驚訝。“這是,太極拳!”陸垚一聲驚呼,同時也明白了,為何徐方有勇氣去挑戰付紹隆,太極講求以柔克剛,并非以快拳為主。所以,其實太極拳并不適合與其他人形成配合去圍攻別人,反倒是在一對一當中可以做到化解對方的進攻。所以,之前比武招親大會的時候,徐方雖說被付紹隆淘汰了,但是實際原因,在于方法和自身修煉的武功不適合用在圍攻當中。
太極拳屬武術一大拳系。太極拳這個名稱是因為拳法變幻無窮,遂用中國古代的“陰陽”、“太極”這一哲學理論來解釋拳理而被命名的。“太極”一詞源出《周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就是大的意思,“極”就是開始或頂點的意思。宋朝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第一句話就是“無極而太極”,并非說太極從無極產生,而是“太極本無極”之意,意即“太極”是產生萬物的本源,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之意。太極拳取的也是這個意思。太極圖是我國古人的一種最原始的世界觀,拳術和太極說的結合,逐步形成了太極拳術。太極拳一詞,最早見于署名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根據文獻和口頭資料,王宗岳的遺作,是清直隸廣平府永年縣武澄清,在任職河南省舞陽縣縣令時,得于縣屬北舞渡鎮家鹽店,時間約在清咸豐二年或稍晚的一段時間里。由于有無王宗岳此人,研究者迄今尚無定論,近十余年來有人還提出《太極拳論》是武禹襄的化名之作。不管上述議論誰是誰非,有一點可以肯定:王宗岳《太極拳論》的原件,誰也沒有看到過。武禹襄的長甥李亦畬于光緒七年將王宗岳武禹囊的拳論和自身體會,手書三冊傳世,俗稱“老三本”。自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