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的利器。
“這也是鋼的,只不過用料沒有鋼鍬好。”劉安說。
呂布問:“如果把鐵鍬頭或者鐵鎬頭給你,讓你打造成成一尺半的矛頭,你可會打造?”
“會,完全沒有問題。”劉安說。
“那好,我給你個考核,打造一支矛頭,要鋒利堅韌,殺傷力強悍,看起來有威懾力。驗收合格了,本將就人命你為刀劍坊主管。”呂布說。
按照現(xiàn)在的框架,總后勤、兵器監(jiān)、兵器監(jiān)下屬鎧甲坊、刀劍坊,專業(yè)活的隊伍做專業(yè)的事情。
“好的,將軍。”
劉安隨著呂布來到兵器監(jiān)旁邊的一間鐵匠鋪,這鐵匠鋪面積不小。房間里堆積著焦炭,還有許多打鐵用的工具。
“本將給你配一個拉風箱的小工,你來打造矛頭,按照我說的那種外形打造。”呂布說。
劉安看了看鐵匠爐旁邊有個木頭的箱子很是奇怪,平常這里應(yīng)該風囊才對啊。
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工,這是劉安的助手。
起火燒炭,引燃了焦炭,沒一會兒焦炭就發(fā)紅了。
在家里打鐵劉安用的都是木炭,沒想到焦炭比木炭更加的好用。
呂布說:“不要著急,你慢慢打,做出一支樣品來,我來驗收。”
“好的將軍。”
劉安并不著急打造,先熟悉這個從來沒見過的木頭風箱和焦炭的特點。
拿過一塊生鐵,先敲一把鋤頭,找找手感。
呂布回營休息,今天收獲很大,一個官府通告,最少來了二百鐵匠。
這些鐵匠都安排去兵器監(jiān)打造鎧甲去了,實際上這么做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面就是鐵甲打造的速度變快了,短期內(nèi)打造更多的鐵甲和兵器,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民間的鐵匠少了,百姓修補農(nóng)具都是問題。
多多培育工匠才是正道啊。
傍晚時候,廖化回來交令。
“主公,一百車大豆安全運抵滕國。又從滕國運回公家莊所產(chǎn)馬扎五千把。”廖化說。
呂布道:“元檢辛苦了,這幾天來回運輸辛苦了。”
廖化笑道:“這點不算啥,這日子已經(jīng)很幸福了。獨輪車非常省力,比起人力挑來說好太多了。”
“公家莊這樣的能工巧匠,用來做馬扎浪費了。本將給他們下個訂單,再接著做弓箭吧。”呂布說。
廖化回營休息,外面呂統(tǒng)帶著劉安進來了。
“劉安,什么事情?”呂布問。
呂統(tǒng)說:“劉鐵匠把長矛頭打造好了,讓將軍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