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狗這才發現自己走了好遠去找野菜,居然又被拉回了村子。
“是啊,是俺莊上,劉家溝。多謝救命之恩,俺要去挖野菜了。”劉二狗說著下車拿了筐子鋤頭要走。
那文士說:“挖甚野菜,這是刺史大人給大家送來的救急糧來了。快回村喊人去。”
“刺史大人?”劉二狗有些蒙,他見過最大的官就是村里的里正。
刺史是什么官他是真不知道,估摸著跟縣令差不多。
“發什么呆啊,回村喊人。領救濟糧、種子糧、老咸菜。”
劉二狗恍然大悟,背起筐子,拿著鋤頭到村口就喊話:“大狗、小羊、劉二麻子、劉大麻子,都快點去村口領取糧食了。”
東漢末年的習俗,喜歡取賤名,好養活,曹操都逃脫不了叫阿瞞的命運,普通村里人就更不用提了。
劉二狗的這一嗓子如同火星子掉進了柴火堆里,整個劉家溝炸窩了。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紛紛來到村口打谷場。
打谷場上停泊著數六七十輛的毛驢車,衛護的官兵一個個騎著高頭大馬。
大家來了,哪里敢上前。
還是里正劉有才一身綢緞的衣服,彎腰過去問:“敢問官爺,咱們這是做什么的啊。”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呂布帶隊救濟災民的。
劉主薄說:“這是徐州刺史呂大人的隊伍,來救濟村民的,你是這村的里正?”
“是是。”
“你去通知一下,凡是家中無余糧、無種子糧的都可以過來領取。每人口糧五十斤,不需要償還。但是種子糧需要借一還三,能明白嗎?”劉主薄指著旁邊紅紙上的公告說。
“明白,明白。我這就去告訴村民。”
每人五十斤口糧,免費給。但是種子糧要秋天歸還,比如領了十斤種子糧,秋天要還三十斤。
災荒年月,能給你就是天大的恩惠,一還三不算多。
劉家溝的人不多,一共也就是六百來人,在冊一百三十五戶。
放個屁全村都能聽見,里正劉有才喊了幾嗓子村里人就都到齊了。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集中在打谷場上。
呂布看小朋友不少,手一招,說:“過來,過來,過來。叔叔這里有糖吃。”
孩子嘛,都戀吃,每人過來領取一看奶糖,吃的一臉美滋滋的。
劉主薄嗓門大:“首先,再次強調一遍。家里沒有糧食的,沒有口糧的過來領取免費的口糧,每人五十斤。種子糧是一戶三十斤,地多的也可以多領種子糧,但是秋天收獲要還,借一還三。領取的口糧叫做土豆,煮了吃很好吃。但是要注意放在陰涼處,不要光照,光照發芽了就不能吃了,但是可以種地里。都記住了,發芽的土豆有毒。”
李正劉有才又給大家重復了一遍,大家都明白了,這才開始排隊領取。
一共五隊,各隊旁邊都有一名主薄負責。
徐盛在旁邊負責方言翻譯。
每戶一人,拿著戶籍冊,排隊領取。
劉二狗家五口人,一家人得意的很,他排在第一位。
劉主薄給他核驗了戶籍冊,又詢問了村子長老。
當場給劉二狗家發放了二百五十斤土豆,好幾口袋。另外還有十斤老咸菜,五斤咸鹽。
土豆沒見過,第一次見,但是看起來應該好吃。
至于老咸菜,咸鹽,那就是再好不過的東西了。
“二狗,發什么呆。種子糧要多少?”劉主薄問。
“我家三畝好地,五畝山地。”
劉主薄說:“三畝好地種溫侯米吧,一畝十斤種子。五畝山地種谷子吧,一畝十斤谷子種。一共八十斤種子糧。”
后面有人負責過稱,劉二狗簽字畫押,領取了種子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