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不可能這么猛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三章溫侯演武堂銅水也可以煉銅,一般采取鐵片置換的方式提煉,只是用人比較多,工匠熟練了之后月產量還是很可觀的。
按照浦鐵的說法,現在一個月的產量都在五千斤了,等幾個月后產量穩定在月產兩三萬多斤是沒問題的。
呂布立即下達命令,開始從里面鐵礦里建造一個單獨的鑄造車間,這里不干別的,專門鑄造方孔錢,雖然車間在利民大鐵礦里面,但是實際上是獨立的,只屬于總后勤管轄,呂布、王恒直轄。
沒錢的日子的難熬,現在能自己鑄造錢了才發現,鑄造錢的成本其實真不低。如果不是人工便宜,鑄造這玩意真的會賠錢,要不說貴重金屬天然是貨幣,因為貴重金屬的冶煉、鑄造需要很高的技術,一般的百姓掌握不了,而且鑄造成本高,鑄造一文錢,差不多要四分之一文的成本,還不如賣鐵賺錢呢。
不過這畢竟事關重大,從負責生產的主管到工匠、到普通工人都經過嚴格的審核,審核通過后才能成為鑄錢廠的工人。前段時間預選的工匠再一次面試審核,那種想學點技術回家自己干的統統刷下去了。
一共找了一個主管,三個工匠,十個工人,充其量就是個作坊,還是小作坊。
一貫錢要十二漢斤,仔細算下來真沒多少利潤,還不如多開荒實在些,但是銅錢又是必須的,它是流通的必須媒介。要十二萬斤,才能鑄造一萬貫錢,真夠費銅的,而且還沒去掉損耗。
負責鑄造的銅錢的主管那是個內行,提醒呂布說:“主公,銅錢含銅量只占到六成,其他四成是錫和鉛。有的大戶私鑄造銅錢含量甚至只有五成含量。”
呂布恍然大悟,原來古人鑄造銅錢還這么多門道。如此一來那利潤就高多了,畢竟鉛的價格比較低。
“咱們就按照正常比例,含銅量保證六成,成色要足,不能光顧著產量,回頭鑄造出來的銅錢其他諸侯不接受那就麻煩了。”呂布說。
稅收、貿易、再加上鑄造銅錢,如此一來呂布手里就不差錢了。鑄造銅錢的車間最多個把月就能竣工,一竣工就可以開工鑄造銅錢了。
沒過多久,鑄錢廠開業了,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銅錢造好。
轉眼就是金秋八月,大部分的糧食已經豐收,徐州百姓共同歡慶中秋節。
秋風漸起,酷暑已經遠離。
呂布、陳宮以及府衙的一些主薄等文官,在徐州四門免費向困難百姓發放秋衣秋褲,一套成本不過二十錢,但是能御寒。
這年頭士紳階層還是很有底線的,比如官府給困難百姓發放東西,絕對不會有士紳去領取的。因為士紳有士紳的驕傲,他們哪怕落魄了依舊保留著這份驕傲。
徐州南門,呂布、嚴夫人、曹夫人三人共同為困難百姓發放秋衣秋褲,家貧無衣的排隊領取。
每個人領取了之后都會鞠躬致謝,祝福呂布和夫人們。
兩位夫人五個多月了,肚子好大,立了一會兒已經疲勞了。
“兩位夫人都坐下,本將來發吧。”
“多謝夫君關心。”
呂布一上手,領取衣服的人太過拘謹了。
畢竟呂布手握軍政大權,徐州刺史,徐州大將軍、還是當今天子冊封的溫侯。
許多百姓領到了秋衣秋褲,激動的流淚。
今年是困難的一年,同樣也是奮斗的一年。
經過今年的奮斗,原本吃不飽的徐州現在已經有了余糧了。
偶爾有個別人家沒有余糧,官府會發放一些南瓜、土豆、紅薯之類的,讓百姓能夠糊口。
更何況不要以為徐州的農業到現在就結束了,不,不會的。玉米收獲后,種小麥、種油菜的地開始秋耕播種。
但也有的耕耘好了開始種胡蘿卜了,主要是官府屯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