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也方便多了。
村里人大力支持,各家各戶出人出力,出糧食。楊族長就去找縣里要補貼,縣令一聽,從山腰挖十幾里地的水渠,雖然不是什么陡峭的山,可是滿山都是麻骨石,這活可不容易,最怕是水渠挖好了,滲水嚴重,水都過不了,白忙活一場。
縣令就開了公函,讓他去找諸葛瑾商議。
諸葛瑾跟著楊族長來到山腰勘探,特地澆水試試,發現這種沙石山滲水很厲害,十幾里的水渠,可能到了也沒水。
“那這么說,這個水渠弄不成了?”楊族長有些失望。
諸葛瑾突然想起了水泥,呂布調配了給諸葛瑾修橋的,這條水渠引溪流,深不過三尺,寬不過三尺,用水泥泥一遍也用不了多少,更何況大楊村的情況的確艱苦,沒水澆灌土地,這是個大麻煩。
“有辦法,開修吧,不過給不了太多補貼。兩萬斤咸菜,等還有幾千袋水泥,這個水渠必須用水泥,不然的話滲水太厲害。”
楊族長大為感動,深施一禮:“多謝郡守大人。”
大楊村山腰上插滿了飄飄的彩旗,紅旗、黃旗、紫旗、藍旗。一千多號村民拿著鐵鎬、鋤頭加油挖。
楊族長吃住在山上,雖然沒人偷懶,但是礙于工具落后,一共實際測量十二里的水渠,一千人硬生生挖了半月,許多人的手上都磨出了老繭。
這工作效率,相當于兩臺鉤機的效率。五百人相當于一臺,可想而知科技有多么重要了。
由于天氣冷,不方便水泥施工,楊族長就嘗試通水了,一通水不得了,乖乖,沿路滲透啊,等水流到大楊村的時候就剩下那么一點點。
有老人提議:“咱們用三合土吧,把水渠涂抹一遍,如此一來開春也能節省水泥啊。”
一語點醒了夢中人,說干就干。
黃泥混合石灰先給水渠的大縫隙來了一遍,諸葛瑾來檢查的時候大為贊賞,指著滿山遍野荒山說“你這山上別空著,種山楂樹、種花椒樹,有了溪水的滋潤都會獲得大豐收的。”
“好的,開春修好水渠之后我就帶領百姓種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