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張遼匈奴馬輕騎兵三千。曹性部哨探騎兵五百,臧霸處有五百騎兵。紀靈處一千多騎兵,再加上其他各郡的騎兵,八千人只多不少。
呂布直接把實物和圖紙送到張遼、紀靈處,他們這里都有少量的工匠,使用木材來制作高橋馬鞍。
張遼安排騎兵使用了一下,發現優點太多了,尤其是適合新手,控馬非常的方便,對于騎射有很大的優勢。
其實對于這種簡易的發明和改進呂布并不感興趣,因為沒有技術含量,又難以持久保密,像高橋馬鞍這種設計用不了幾年諸侯們都會裝配上,如果不是騎兵發展的數量比較多,呂布都懶得設計這東西。
北方旱情有些嚴重,一個月沒下大雨。小麥、土豆得不到有效灌溉那是要減產的。
徐州城外屯田這里有數十臺水車、數百架桔槔不停的澆水,都得到了有效灌溉。
但是別的地方就沒這么幸運了,尤其是山區。
徐州城東三十里有一座紅棗山苗圃,這是杜紫藤主薄做大棗研究的一個山區苗圃,原來山間有溪流可以灌溉,現在溪流干涸了。河里有水,但是水位很低,低于棗園十來米,水輪車無法把水提上來。
如果有電或者柴油機就能輕松澆水了,可惜都沒有。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呂布、陳宮、民戶主薄王民等人,帶著十幾輛架子車來到了這里。
工地上插著苗木司的大旗,數十名壯丁正在用水桶提水澆地,這點兒水只能說是杯水車薪,管不了多大的作用。
杜紫藤熱的滿頭大汗,看著辛苦培育的苗木得不到澆灌就要死了,他是心急如焚。就差沒報請陳宮調兵澆地了。
“澆筑的水泥涵洞做好了嗎?”呂布問工匠。
“做好了,前天做好的,今天已經完全硬化了。”
河溝旁挖了一個斜著的水渠,里面用水泥磊了一個直接一米左右的方墩子,墩子上面是一直徑三十厘米的涵洞,從上涵洞進入到下涵洞出水。只需把水渠的入口挖開,水就能進來了。
呂布親自上手,單手提著二百多斤的一個巨大水泵放在了水泥墩子上,加鐵管,固定在了涵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