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不可能這么猛正文卷第二百八十三章造紙廠開建水力磨坊早在西漢就出現了,到現在歷經二三百年的發展已經算是成熟的技術了。
不過呂布費那么勁跑到這偏遠的地方來,可不是為了建造一個水力磨坊磨面那么簡單,這是要建造造紙坊。
這里到處都是蘆葦,以石舂、石磨來加工蘆葦,為造紙打漿。如果全部使用人工,人工消耗太大。
所以呂布決定采用水力為動力,上百石舂、石磨,一天能加工五六千斤,而且還能做到日夜不停。遠比人力、畜力來的合算。
墨鈞提醒:“就按照五十架石舂,五十架石磨來算,一日一夜可磨粉五六千斤。這個量是不是有些大,要知道紙的銷量可沒有這么大。”
東漢末年人口減少的非常厲害,呂布打算造生活用紙,書寫用紙,還有就是高端的繪畫用紙。生活用紙就算價格放到最低,銷量也不會大到哪里去,人口太少了。
不算其他地方,徐州下屬一共才二百八十萬人。幽州三個郡不過五六十萬人,商業在這個時代是很難發展壯大的,人口少,消費低。
生活用紙的目標人群只是為數不多的大戶、士族、富商階層。不過隨著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會用紙。
“這個沒關系,這么多石舂石磨可以分出一部分來加工糧食,光是養殖場的消耗都是十分巨大,一天數萬斤的糧食。”
墨鈞暗道自己失策,水力磨坊,最大的用途不就是磨糧食嗎。如果造紙用不完,自然是干老本行。
大冷天的開工還是有困難的,但是呂布最不怕的就是困難。小小的一個水庫不過百十畝的面積,水壩也不過一百多米長。
魯肅請命:“主公無需多調人馬,就從訓練步兵中調一千就行,數百輛架子車,數百套獨輪車足以。努力幾天先趁著枯水季節把水壩建造起來,主體完工后主公再安排工匠精細處理。”
“很好,小水壩一千人足以,再派一千人把旁邊的水渠也給挖好。不過督造工匠一開始就得派來,建造也不求快,水壩不論大小一定要堅固才行。”
“好的主公。”
這工程有魯肅負責總調度,另外派的有水利的主管工匠負責監督質量。
呂布轉頭問墨鈞:“水磨制作沒問題吧?”
墨鈞點點頭:“沒問題,雖然好多年沒人做了,但是都有現成的圖紙,現成的技術。我把配套石臼、石磨的規格寫給大人,大人安排石匠打造,這樣等水輪竣工的時候馬上就能上馬使用了。”
“好,不過光寫規格不行,這樣容易出問題,造好之后不配套,石磨石舂歸你督造,隨時監督,這樣不會出問題了。水渠建造的過程,你和魯肅隨時溝通,確保順利完工。”
“是,大人。”
呂布當即下令開建,魯肅訓練的新兵營調遣兩千人,一千人修筑水壩,一千人修建水渠。
工地比較小,人還是很集中的。
如今正是枯水季節,修建水壩非常的方便,夯土加固,數百輛獨輪車從旁邊不遠處的嶺上取土修建水壩,人工作的速度可比河貍快多了。不過半個月的時間,小小的水庫,水壩修成的很堅固,底部寬五丈,隨著高度的升高逐漸變窄,頂部不過兩丈寬。
水渠也挖好了,只是天氣太冷,沒辦法使用水泥施工了,工期暫停,只等開春再行加固水渠兩側,在水渠中設置水輪帶動水力磨坊,一連串水力磨坊就行了。
呂布是越想越美,哪怕不用來造紙,就是用來磨面也很好啊。
沒有機械的年代,加工糧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小麥磨成粉,需要石磨不停的轉動,要么人力,要么畜力。不管是人力還是畜力消耗都非常的大,水力磨坊的用途還是非常巨大的。
造紙坊還沒開工,作為造紙主要原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