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就研究造橋,滕國修建的鋼筋混凝土的小橋我參與了,黃河我也見過,無非就是寬點大點的一條河,難點在于打松軟的河床上打地基,但是問題不大,咱們這橋無非就是走個馬車,走個馬隊,沒有太大的難度。
呂布一想,也對。浮橋弊端太大了,容易建造,但是穩定性差,一漲水就得撤掉,等平穩了才能開。安排濟南郡造幾十艘大船,用的時候只要首尾相連就成了。
呂布和陳宮一商量,那就試試吧,因為一旦在黃河上架了橋,徐州對北方的控制穩了,能快速增援幽州。
為此呂布兌換了幾千萬的水泥、鋼筋。任命公建為造橋校尉,調了一個副將協助公建,征調三千民夫,雇傭二百名工匠,來進行建造。
工地上一片繁忙,河床太寬,按照規劃先從兩頭干枯的河床上修。橋墩并非圓柱形,而是橢圓形的,這樣能最大限度的減輕河水對橋堆的沖擊。兩邊已經修了數百米了,眼看就要到河流正上方了。呂布指著巍峨壯觀的大橋,對身后馮雄、華吉、浦風、曹平、徐石頭等眾將說:“看到了沒,這就是勞動人民,看起來最不起眼的泥腿子,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眾人紛紛贊嘆,這個大橋可太不容易了了,黃河這么一條幾千里的巨龍是很難征服的。
華吉問:“干枯的河床上好建橋,可是那水面上如何建橋呢?”
“這里水不深,不過一丈,難度還是很大的,我也擔心怎么合攏。之所以選擇今年建造,是因為老道于吉說了,再過一段時間黃河會斷流數十天,數十天的時間足夠把橋修好了。”
眾人一臉的不可思議,滔滔的黃河水怎么會斷流,但是事實如此,兩岸更多的河床露了出來。至于在這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于吉怎么推算的,呂布不得而知。
“那要是不斷流,豈不是這橋就合不攏了,惹天下人笑話。”馮雄說。
這個時候造橋校尉公建過來了,剛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