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的休息了一日,翌日一早,陳宮拿著一摞文書來到了呂布書房。
陳宮喜形于色,高興的不得了。
“公臺,什么事情這么高興?”
“這段時間一二三月,新生娃二十一萬人,創造了歷史的新高。主要集中在徐州、青州和南部的丹陽郡、合肥郡。除了生育補貼和奶粉,有一個作物立功最大。”
“什么作物?土豆?”
“非也,不是土豆、不是玉米、不是南瓜,而是原本最不看好的紅薯。尤其是各地山區,原本不能種植其他莊稼的地方,現在去全部種植了紅薯。”
陳宮拿過資料讓呂布過目,的確非常的喜人,以最為貧窮的丹陽郡為例子,當地百姓人均只有兩到三畝山地。當地百姓經常為了吃一口飽飯拼命。
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況就得到了很好的改變。
山腰梯田的紅薯畝產量高達六千斤,雖然比平原的一萬斤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足以填飽山越人的肚子。
山越人擅長養豬,原來是沒有飼料,生長及其緩慢,現在有了紅薯、南瓜、玉米,幾乎每家都開始養豬。
從最初的官府發放的小豬開始,現在幾乎每個村都有幾個養豬大戶,能為本村豬苗了。
不僅僅如此,他們通過養豬增加了肥料,原本貧瘠的山地產量也上去了,陸續的開始種植油菜、玉米等作物。青菜再也不用水煮了,大部分人家能吃上炒菜了。
“現在徐州、青州,以及丹陽郡,以及推廣開了紅薯。許多地方都已經開始吃上肉了,產生了大批以屠宰為業的屠戶。”
呂布笑道:“那可是張飛的同行,不錯,不錯,可喜可賀。”
更為可喜的是,呂布創立的官辦馬場現在有六萬匹繁殖馬了,年產小馬駒、騾子兩萬余頭。
發展最早的徐州、彭城、下邳、東海、瑯琊、東莞、泰山等郡已經實現了畜力化。
畜力化的標準并非家家戶戶都有大牲口,而是超過一半的農戶擁有大牲口。
其他的農戶可以通過雇傭、合養等方式實現耕地的畜力化。
尤其是當初為軍屬發放的軍功馬匹,現在都已經繁殖出來了二代馬。
馬匹、騾子、毛驢、黃牛成為耕地的主力軍。再有兩年,青州也能解決糧食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耕地畜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