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不可能這么猛正文卷第四百零三章六大軍團“保證完成任務。”
浦風高興的溢于言表,遼西郡,直接管理的中原人不過兩萬左右,連個縣令都算不上,他可能是管理人口最少的郡守了。
但是級別高啊,老浦家出的最大的人才也不過是村長。
這段時間陳宮也累的夠嗆,地盤越來越大,內政人才也漸漸的吃緊了,現如今實行的是舉薦制度,主要是以豪門、名士為主。
這種制度不利于平民人才的開發。
傍晚,呂布和陳宮在郡守府協商。
“公臺,咱們的人才選拔制度該改改了,如果不改,平民子弟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噢,不知道主公打算怎么改?”
“在選拔名士、賢者的同時。咱們采取科舉制度,也就考核制。比如咱們招募工槽主薄,那就主要考核關于關于工業相關的知識,同時考核咱們的律法、政策、處理問題的能力。如果招募獸醫主薄,那考的就是獸醫理論、實踐等等。”
陳宮瞪大了眼睛:“主公這個辦法太高明了,但是窮人家的孩子大多大字不認識一個,讓他們參加考試幾乎是不可能。”
“就是因為這樣才要開考,你看咱們辦的學校,哪怕是免費,有幾個窮人家的孩子來上學的。那些大儒的子弟,九成都是大戶人家的。通過考核,通過選拔能做官,能大大刺激平民家的孩子努力學習。更何況咱們考核可以詳細分科,文科舉,武科舉,工科舉,所以工科舉包括手工、工匠、獸醫、郎中等等。而且工科要作為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工匠技術好,學識好,也能做官。而且做相關管理的,必須是內行管理內行,嚴禁外行管理內行。”
“一下推廣開來我擔心會引起天下震動,咱們先開武科舉,選拔民間猛士。開工科技,選拔能工巧匠,先如今正是四月,各縣發公文通報下去,十月初進行考試。”
“好,那就這么定了。現在任職的就不要讓他們參加了。制定個詳細的制度,工科舉安排墨鈞、朱斌、華偉等人參加制定規矩。尤其是郎中、獸醫必須推行。隨著人口、牲口的增加,郎中的數量要上去。”
三日后,榜文張貼出去,徐州震動。
做個農民、木匠、鐵匠、泥瓦匠、郎中、獸醫還能做官,雖然只是衙門的小吏,但是這是質的飛躍。
有勇武,力氣的大猛士反而表現平平,因為亂世之中有能耐的人基本都已經出來加入軍中了。
民間也有,但是大多是些二把刀之類的。
民間流行起來技術熱,種地的研究各種管理技術,糧食怎么增產,水果怎么豐收。
養豬的研究各種豬病怎么治療,有些偏方都獻給官府。
一時間整個徐州充滿了活力。
一直到五月份,南方又出來戰報。
臧霸、金奇、毛甘率領的三萬余山越大軍,收服了黃山附近的十幾萬山越人,使山越規治。
從深山老林搬了出來,建造村子。
又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金陵郡,徐盛、孫觀率部和錢塘江東水軍進行了數次交戰,以徐盛水軍大勝而告終。
幾戰過后,錢塘江東水軍主力基本都已經失去了。
接二連三的喜訊,讓呂布決定重新規劃軍力。
呂布、陳宮、王恒、趙主薄,還有從濮陽歸來的魯肅,一起齊聚呂布中軍。
呂布的提議是,現在大部分的郡城已經沒用戰爭的風險,或者戰爭的風險極低了,而且主要目的,已經從戰略防守,變為戰略進攻了,非常有必要對軍士進行分級。
經過一天的討論。
巡城軍,輕裝非殺傷步兵,協助捕快進行維持治安,更多的傾向于對內管理。
城防軍,防守部隊,包括步兵、騎兵、重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