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四毛等來到河邊時,正好看到“韓先生”的背影。
他們原本做好了心理準備,要在河邊找一會兒。
沒想到一來就看見了。
一時之間,他們也不知是自己運氣好,正好找到了“韓先生”所在的河段;還是說“韓先生”預判到他們從這個方向來,故意在此處等待。
“韓先生”不知從哪變出的一根魚竿,在那垂釣。
“來了。”聽到幾個孩子的腳步聲時,夏詠初沒有轉頭,只是語氣淡淡地招呼一聲。
他早就知道,他們已經通過最初的考驗了。
如果他們對別的小乞丐推心置腹,或者為了講義氣而留下,那就不合格。
一個不珍惜機會的人,是不會被機會青睞的。
如果他們對別的小乞丐不聞不問,直接離去,那也是不合格。
夏詠初認為,太過涼薄的人,很難培養(yǎng)出親密度。
雖然夏詠初不擔心被反噬。
但是親密度不達標,不能給自己提供反饋,這樣的義子,收來何用?
四毛的做法,夏詠初還是比較欣賞的。
能夠做合格的工具人。
是的,夏詠初這一輪收義子義女,定位就是“工具人”。
不像文武英雄、蘭芷那樣,是從小養(yǎng)大的,感情自然不會那么深厚。
但提升親密度,不見得非要很深厚的感情——這是最近幾年他的領悟。
“父親……”看到夏詠初露出不悅之色,四毛知道火候不到,機智地改了稱呼,“韓先生,事情已經辦妥,謝謝你等我們這么久。從今往后,我們幾個就跟著你了。”
四毛雖然聰明,但畢竟沒讀過書,說話滿是市井味道。
不過夏詠初并不介意。
養(yǎng)移體,居移氣,這些都可以改的。
而且——工具人,要什么優(yōu)雅貴氣?
只要能把親密度堆上去,源源不斷地給自己提供積分,替自己兌換丹藥、物品、奇遇、修仙技藝熟練度、戰(zhàn)斗熟練度……那就是好工具人。
此時天色尚早,夏詠初提起魚竿,將咬餌的魚丟回河里,將這曾屬于孟襄子的法器級魚竿收入納物囊中。
“這附近哪個幫派最強?”
夏詠初沒有直接問這些孩子,關于這世界的歷史,地理,人文信息。
雖然他很想知道。
但用這些問題去問小乞丐,等于問道于盲。
小乞丐們每天光是活著就已經用盡全力了,哪有空去學習這些閑雜的無用知識?
當然,這個“無用”,是對小乞丐們而言。
對他們來說,最有用的東西是“五谷雜糧”,能幫他們活命。
而社會地位到了一定的層次,歷史、地理、人文知識就無比重要了,這些知識,都屬于統(tǒng)治階級治理國家的基礎。
而詢問“哪個幫派最強”,自然不是因為夏詠初想要去做一筆無本的買賣,而是想“中隱隱于市”。
至于“大隱隱于朝”,他有過這想法,但是打消了。
一來操作不易,耗時太長。
而且不知這個世界的官方是否與修仙者有聯(lián)系,他不想輕舉妄動。
作為從“下界”傳送過來的修士,夏詠初不知道這方世界的修行者對于“下界”是什么看法,采取什么措施。
他也不確定這方世界,是否是孟襄子口中的“上界”。
所以他不敢暴露身份。
萬一這世界的修士對下界不太友好,暴露之后,被全世界追殺怎么辦?
所以他決定先找個幫派暫時安身,打探消息,再決定今后的行止。
除了要找到回去的方法,夏詠初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