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導發射器,第二波飛彈攻擊也緊隨其后。前后過程不過一分鐘,突襲不對打完就跑,絕不戀戰,還順手把撤退路上的感應塔和通訊塔都破壞了。
兩波攻擊近兩千發各式飛彈,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一零七火箭彈,但由于目標分配合理,因此預定目標大半都被擊毀了。就算是一零七火箭彈,幾發炸到生產工廠里,所產生的破壞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修復的。
成市當然不能任由敵人打完了就跑,但由于大部分重型裝備都被摧毀了,所以僅僅能集合僅剩的一些再加上卡車組成了追擊隊伍。但這么一耽擱,國防軍的突襲部隊可就跑遠了。
撤退的時候自然不需要再潛水了,無論是動力裝甲還是機關人,撒開腿就跑這速度絕對不慢。要不是成市安排在四周的明暗觀察哨用信號彈為追擊部隊指引方向,估計會被他們借著廢墟的掩護跑掉了。
不過這些觀察哨也只有一次發射信號彈的機會,一旦暴露了,被三十口徑的電磁機炮命中的結果就是四分五裂。
成市的秘密武器此刻也用不著再藏著了,兩架飛機噴著尾焰沖天而起,帶著殘留的“攻擊”式無人機,直撲撤退的國防軍突襲部隊。他們飛得快,孫星宇也不慢,“鸞鳥”戰機帶著“重名”無人戰機立刻攔在了對方前進的路上。
這場空戰,對成市一方的戰機極為不利。
這兩架戰前最新的試驗型戰機,做到了針對雷達探測器的完美隱身,被稱為看不見的“鵸鵌”。但也僅僅是雷達探測器看不到,并不意味著視覺上看不到。
可現在是末世,再好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也不超過五公里,空戰又回歸了二戰時期的模式,這完美的對雷達隱身效果,不能說毫無作用吧,只能說是還不如沒有。
兩架以遠程為主要攻擊手段的戰機和覆蓋有裝甲的“鸞鳥”戰機近距離狗斗,結果可想而知。搶先發射的對空導彈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
即便是隱身飛彈,但你當著孫星宇的面發射,真以為他看不到么?戰機末世或許因為轉彎角度等因素不好躲避飛彈,但機甲模式的“鸞鳥”除了用粒子炮擊毀導彈之外,甚至還能用腳把導彈給踢飛。
隨后就是喜聞樂見的追殺場面了。這兩架試驗機壓根就沒裝備機炮類格斗武器,沒了飛彈之后,被“鸞鳥”戰機追的滿天跑。
雖然“鸞鳥”戰機在速度上不及對方,但還有“重名”無人戰機呢。擊毀對方無人機之后,趕來的“重名”無人戰機做起飛行動作可是不需要考慮駕駛員是否能承受得住的,其極高的速度,自殺性的攔截方式,頓時讓兩位戰機駕駛員痛不欲生。
也就是這兩架“鵸鵌”戰機性能太好,不然早就被打下來了,但落敗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天上的戰斗還沒結束,這地上的戰斗也開始了。
本來依著封以國的想法,這次突襲之后,白天就進行勸降了。可成市派出的追兵鍥而不舍,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讓他立刻改變了計劃。
以兩輛“白虎戰車”為首的坦克部隊立刻迎著對方沖了上去,準備擋住對方的裝甲矛頭。
“山臊”機甲配合“玃如”機甲,從側面迂回到敵人的后方,對運載卡車進行攻擊,截斷其步兵對坦克的支援。
成市的軍隊,追的有點太深入了,不過這樣怪不得他們的指揮官。一是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打蒙了,如果再讓襲擊者跑掉,估計成市的統治者絕對不會讓他見到明天的太陽。二是畢竟追擊部隊里還有七輛九九式坦克和二十多輛“自信”型自研坦克,幾十輛各類裝甲車輛,上百的動力裝甲。
最主要的,是己方的三千多步兵,因此貴市的指揮官倒也不覺得追下去會有什么危險。他得到的消息是對方只有兩三百臺動力裝甲和幾百多名士兵。如果他知道這些所謂的士兵是機關人的話,說不定就不敢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