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武院的五位年輕氣盛的武師,推杯換盞,除了女武師黃鶯,其余每個人都喝得醉意熏然。
“梁師兄真是盛情款待,只是這一桌酒菜我們確實也吃不完,不如……嗝……拿去施舍給下面的災民。”
“嗝……當然,我等雖然刻苦習武,但卻從未忘記武德。”
“嗝……師傅常常教導我們要俠義心腸,胸中要心懷俠氣。”
“沒錯……嗝……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一群初出茅廬的了武院武師,一邊叫囂的行俠仗義,另一邊卻浪費這珍貴的糧食。
在梁師兄的吩咐下,四海樓的一群店小二將他們師兄弟吃剩下的剩菜剩飯,分發給蜂擁而來的乞丐。
乞丐們紛紛感恩戴德,這讓五名武師內心得到了頗大的滿足。
在這期間,那悲涼的二胡聲一直未曾斷絕,始終久久回蕩。
只不過九吉此時已經沒有唱了,只是反反復復的拉著二胡,將一首悲涼的曲子演奏到了極致。
黃鶯邁步來到了九吉生前,從懷里掏出了一個銅板放到了九吉的身前。
閉著雙眼的九吉仿佛聽到了什么,他停下了拉動二胡,然后用手在地上摸索到了地上的銅板。
將銅子拿到手之后,九吉低聲說了一聲:“謝謝。”
接著九吉站起身來,杵著盲杖緩緩離去。
來到南豐鎮附近的一處竹林之中,九吉給自己搭了一個草廬。
九吉準備在此地結廬而居,閉關常駐。
當夜晚來臨之時,九吉方才搭好了草廬。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草廬,但也足夠為九吉一個人遮風避雨。
草廬十分簡陋甚至連門都沒有,好在周圍都是竹林,不會被人一眼望透。
九吉一拍儲物袋,取出了大乾朝廷遍尋不到的玉匣。
用真氣打開玉匣,取出其中的畫卷,將畫卷攤開,掛在竹林之中。
有了修煉《水龍氣功》的經驗,九吉依照畫卷上的行功路線走了一遍周天真氣。
雖然成功運行了一周天,但是比起修煉《水龍氣功》更加晦澀艱難。
《水龍氣功》是因為九吉沒有同時修煉《游龍刀法》,沒有血氣輔助,真氣運行自然晦澀難當。
而這來自大周王朝的地級功法《一壺醉月》卻并沒有相應的外家功法,只有位于中間的一幅畫。
詩人舉杯邀月,功法名稱又叫《一壺醉月》。
那杜萬峰想必也是參悟這門功法感覺到體內真氣晦澀難通,于是讓牢頭邢彪每餐都要送酒。
可真的是喝酒嗎?
九吉看向了舉杯邀月的畫中詩人。
若是喝酒何必畫一幅畫?
直接和寫上喝酒兩字不就成了。
這必然不是喝酒。
九吉撿起地上的水壺,學著畫中詩人的模樣,高高舉起手中的水壺,透過重重疊疊的竹林看向高空的明月。
舉杯邀月。
這是意境。
從水壺中倒出一行清水,九吉仰頭暢飲。
清水入口卻醉意欣然。
酒不醉人人自醉。
意境無法用語言描述,只能畫上一幅畫讓人參悟。
以畫中意境催動真氣或有奇效。
九吉閉目跌坐,腦海之中,盡是詩人舉杯邀月的意境。
深夜時……
風吹竹林發出了沙沙的聲響。
九吉已登至高臺之上對月暢飲,與此同時,九吉輕輕撥動意念,體內的真氣隨著《一壺醉月》的運行法門在周天脈絡運轉。
這一次果然要輕松很多……
非但如此,流過體內的真氣,就如同暢飲入體內的甘醇烈酒,越飲越醉,越醉越飲,根本不愿意停下來。
真氣流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