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說的對,咱們年后就開始準備給鏢局開分號,先開濟州分號,開到濟州碼頭,和東平碼頭距離不過一百五十余里水路。”
“如此甚好,貧道是閑不住的人。這幾天就去晁家莊三村去幫扶百姓吧,有什么困難協調解決。”
這公孫道長那是有真材實料的人,會騎馬,會醫術,最主要的是有一顆慈善的心。
晁蓋給他找了兩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作為助手,一行人進駐第三村,幫扶村民。
三村畢竟住的是地窨子,寒冬臘月里問題挺多。
孩子手腳有凍傷的,房子呼呼透風的。
公孫勝安排村民盡量是自力更生,草棚壞了去野地里割草補。
凍傷了,煮點柳樹枝水擦一下。
最大的問題還是防火問題,地窨子畢竟不是房舍。
公孫勝和晁斌正研究地窨子門的問題,地窨子都沒有門,大家用野草編制的簾子。
一到晚上就能堆草把門口堵上,來阻擋寒風。因為房舍里燒的有鍋灶,一旦引燃了門口的柴火,那就成燒烤爐子了,一個也跑不了。
晁斌穿著一件羊皮襖,還凍得揣著手。旁邊公孫勝衣衫單薄,但是絲毫看不出冷來。
晁斌就奇怪了:“道長,為何你這衣服單薄還不冷,身上有煉的火龍丹?”
“貧道自幼山里修行,熬打出來的身體,體能發熱抵抗嚴寒。村民們門的問題不好解決,不是所有人都會編織草簾的,現在必須有不透風的草簾才能解決門口進風的問題。”
晁斌一攤手:“現做也來不及,找莊主批錢買吧。”
一個草廬價格不貴,差不多二十文吧。但是數量多啊,五百戶那就是一萬文,換算一下就是十貫。
這東西可買可不買,但是買了能讓百姓過得更好一些。
“不用找莊主批了,我這里有莊主昨天給的銀子。咱們拉車趕緊去,馬上過年就放假了。”
趕了十幾輛驢車,一行人趕緊的去買,總算是買到了。
晁斌稱贊:“道長好氣魄,絲毫不吝惜錢財。要知道不是人人都舍得往外拿錢的。”
“貧道出家人,不要錢的,莊主硬塞給我的。”
晁蓋聽說了這事,又讓賬房把錢補給了公孫勝,晁蓋一共就給了公孫勝十幾兩銀子。要是出個門吃飯住店,錢都沒有,那就鬧笑話了。
僧也好,道也好,一樣都得花錢。
初三一過,吳用來了,一看竟然多了一個師爺。
雖然頭把師爺仍然是他,但是壓力增大了,做個搖扇子的可不容易,更何況吳用自比諸葛亮,那自然是要多做事情的。
“哥哥,濟州分號要準備開業,我先過去打前站吧。”
“加亮對濟州比較熟悉,過去吧,尋一個靠碼頭的好地方,著手裝修改造一下。”
“好的哥哥。”吳用帶了幾個人,騎馬趕奔濟州府了。村口的小碼頭上凍了,船舶無法航行,只能騎馬過去,繞路比較遠,一百好幾十里地呢。
晁蓋則安排村里壯丁,裝運了二十馬車的青磚,一行人趕奔石碣村。
這是要為阮家兄弟建房的,阮小二、阮小五兩人都娶媳婦成家了,阮小七還沒娶媳婦。
過年的時候,阮小二、阮小五兩人回來了,但是阮小七事情太忙,都顧不上回來。
阮小二正跟媳婦在家燉臘魚呢,聽見外面有響動,出門一看,幾十輛馬車把巷子都堵住了。
媳婦說:“嘖嘖,這是哪個鄰居家又蓋新房,咱家這老房子草頂泥墻,什么時候才能翻建哦,真后悔嫁了你這窮光蛋。”
阮小二年底拿回家了有一百多兩銀子,但是女人的沒見識,不知道那是多少錢,還以為阮小二又是白混一年呢。
“這老娘們,一天不說我就心里不舒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