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樹吧,花期最長,花香濃郁,樹干高大筆挺。”
“這也容易,附近應該有泡桐的苗圃,采買一些,幾萬棵還是有的。一會我安排下去聯系。”
這種小事自然用不到晁蓋親自跑腿,不過半天時間掌柜的就回來了。
“有一家泡桐苗圃,兩年的苗子,地徑小孩手臂粗細,苗子三文錢一棵,運輸他們不管。”
“哦,這挺好,大約有多少?”
“不多,兩萬多棵。不過徐州那邊有大量的石榴樹苗,能有幾十萬棵,就是苗子比較小,小手指粗細,不堪大用。但是白蠟樹、國槐樹有專業的苗圃,量也比較大。”
“行,等候我安排再行訂貨起苗。”
泡桐樹屬于喬木,樹干高大,用材林。
石榴樹果樹,灌木,樹干矮小,能開花,能結果,做行道樹也是可以的。
由于最近董平搞事情,晁蓋沒敢久留,當天下午就返回了東平府。
剛到兵營楊林就過來匯報:“哥哥,聞師爺請您過去一趟府衙。”
“好,我立刻過去。”
晁蓋洗漱換了衣服,還得趕奔府衙,一天天的這事真多。
來到府衙的時候程知府沒在,聞師爺接待的晁蓋。
聞師爺一招手,讓衙役端過來一個托盤,上面是二百兩銀子。
“這事給晁團練的獎勵,挖出了三炮寶局這個毒瘤,還了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這,算了吧。我也算是職責所在,維持治安也是我的本分工作。”
“拿著吧,這是走賬目的,一直沒給你。”
晁蓋一聽這話還真沒客氣,拿包袱就裝了起來。
“這次請晁團練過來是有一些事情的,今年春天的時候種了幾十萬的桑樹,成活率不咋高。要不趁著現在秋天容易種,再補補苗。”
晁蓋差點拍大腿,真是想啥來啥。
“這,今年天氣干旱,百姓又有些攜帶。看這樣子后年也回不了本,養蠶是個精細活,不是所有農戶都適合干的。”
“我在南方呆過,南方有專門種桑的農戶,并不養蠶,他們賣桑葉給養蠶戶,商品化比較厲害。東平府也有這個條件,這邊山區多,種桑多了也能發展這種模式,桑農采摘桑葉賣給養殖戶。”
晁蓋點點頭:“程大人、聞師爺一心為民,讓人感動。那我就自掏腰包,再買一百萬棵補發給桑農,希望大家盡快把桑種起來,也好多多生產蠶繭。”
“哈哈,晁團練大仁大義,好樣的。”
“讓聞師爺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那我再捐三萬棵泡桐,作為官道的行道樹。”
“那實在是太好了。”
“不過我要直接安排鄉兵種上,有的人種樹糊弄人,成活不了。”
“那更好啊,人工費還節省了。秋種一場夢,那就盡快開始吧。明天我發文書協調各縣,種到哪個縣,哪個縣出糧草,不會讓你鄉兵營虧本錢的。”
“別,免了。好事做到底,吃糧食吃多少。你讓各縣出糧草,還是要落在老百姓頭上,好事也變壞事了。我讓士卒拉著大車,走到哪里就在哪做飯,用不了多少錢,當兵吃糧用不到下飯店。”
“那太好了,明天讓衙門里的人協調一下如何種,具體實施就由晁團練的鄉兵營來負責了。”
晁蓋派了楊林,跟著農林衙門的人沿著官道用石灰畫線。
晁蓋當即安排起苗,泡桐樹苗非比尋常,兩年苗高了都比馬車長,而且這種樹根系還很大。一馬車不過裝數百棵,數量不多。
鄉兵的主體是都是晁家莊周邊的百姓,都是農戶出身,種樹還是很清楚的,就是個別的地方路基兩側土地太過堅硬了,很難挖動,需要用鎬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