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救治及時,鮑旭老娘恢復(fù)很快,氣色也好多了,能吃飯了。
鮑旭扛著扁擔(dān),拿著斧頭上山了,趕上這天運氣好,抓了一只大袍子,這袍子分量重,有七八十斤。運到集市上賣了六百二十文,鮑旭心想,這不挺好啊。還了錢還剩下七十文,剛好給老娘買點好吃的。
誰曾想到惹了大麻煩了,還錢的時候人家說了,你這是借了一千文,要還一千一百文,白紙黑字按著手印呢。
吃虧就吃虧在不識字了,稀里糊涂的按了手印。
鮑旭一瞪眼:“朋友,別看是我個砍柴的。可要是發(fā)起火來,你們不夠我砍的。五百五十文,愛要不要。”
鮑旭把錢一丟,瀟灑的走人了。
但是,他把事情想簡單了。
第二天鮑旭上山砍柴,賣柴火,得了十幾文錢,高高興興的給娘買了糕點。
剛到家門口就發(fā)現(xiàn)出事了,柴門敞開著,街坊鄰里都在呢。
娘坐在院子里已經(jīng)咽氣了,臉色鐵青。
“娘,娘,娘。這是什么情況啊,我砍個柴的功夫你就走了。”
鮑旭哭的哭天喊地。
后院的三大爺非常氣憤:“剛剛來了五個潑皮,說你欠了他們的錢不還,進來摔打東西,我們我們年老體衰阻擋不了。你娘阻止他們砸東西的時候,讓他們踢了一腳,人就走了。”
人命關(guān)天,報官吧。
想著官府能主持公道,但是天真了啊。
官府來查看,說是病發(fā)而死,管都不管,還主持公道。
鮑旭他一個砍柴的,又不認識什么大官,這下哪里有辦法,什么辦法也沒有。
只能在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買了口薄棺材安葬了老娘。
頭七這天,鮑旭在娘墳上叩頭,然后拿出父親當年留下的大劍,用麻布袋包著就出發(fā)了。
來到城里,也是該當,那群放印子錢的人,七個人在屋里吃著雞爪、豬蹄等下貨正在那喝小酒呢。
鮑旭是真沒客氣,上去一頓操作猛如虎啊,七個人一起領(lǐng)盒飯了。
這年頭流行做不更名,行不改姓。
鮑旭在白墻上歪歪扭扭的,寫了自己的名字,這是他唯一認識的兩個字。
然后吃飽了飯,喝足了酒,換好了衣服,拿了一包錢財,面不改色的出門了。
這群人來往的人不多,周圍鄰居對他們也沒好感。
一直等到第二天才發(fā)現(xiàn),鮑旭這個時候已經(jīng)上了枯樹山了。
活不下去的人大把啊,喊一嗓子上百個志同道合的人。
枯樹山上豎起了大旗,砍柴人鮑旭揚名立萬,報號嗓門神。
這就是鮑旭的過往,不過李逵可不管這些。
“鮑旭,給你兩條路。第一條,把扣的人、貨全放了。第二條,我揍你一頓,然后再把扣的人貨全放了。”
鮑旭一看,大喜:“你這黑貨不僅人長的黑,心更黑,一見面就要揍我一頓。要放人放貨也不難,你若有膽量,孤身跟我上山走一趟,要是聊的投機,我就把你放了。要是聊的不投機,我把你砍了。”
李逵大笑:“哈哈哈,你這性格,我喜歡。你這枯樹山還能是刀山不成?”
李逵回頭給晁蓋一抱拳:“哥哥,我去去就回。”
“去吧。”
李逵和鮑旭上山了,數(shù)百嘍啰依舊在這里守著。
大壯有些擔(dān)心啊:“莊主,李逵孤身一人上山?jīng)]事吧?”
“沒事,鮑旭是老江湖,知道輕重。更何況李逵這人戰(zhàn)斗力那是很強的,鮑旭留不住他。”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就在大家都等著急的時候,李逵和鮑旭樂呵呵的下山來了。
后面跟著伙計和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