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心里有數。真不夠了從海邊調一部分過來就行了,冬天海魚能運輸。等分完之后,沒有交過草料的、孤寡老人的每戶兩條魚,必須送到。好事難做,要做要做就要做徹底。”陳于表示明白,從古至今一個道理,寧落下一群,不能落下一人。
不交草料的戶,可能看不慣晁蓋,或者不喜歡晁蓋。
規矩就是規矩,這個時候不能給他們分,但是事后和孤寡老人的待遇一樣,一家兩條魚,仁至義盡。
陳于點名,晁斌對賬,有人專門過稱。
繳納草料最多的第一位是竟然是村里的一個小伙子,才十八歲。
“猛子,猛子在哪里。”
“在,我在這里。”這小伙子濃眉大眼,身強體壯,皮膚黝黑。
“一個夏季繳納草料四千五百斤,得魚就九十斤。你是第一名,額外獎勵一百斤魚。”
頭一網上來的全是硬貨,十來斤重的白鰱魚,
雖然說不許挑魚,但是拿魚的人心里有數,本地的習慣以鯉魚為最佳,草魚次之,白鰱魚最次。先拿了兩條五六斤的大鯉魚,又取了兩條五六斤的大草魚。然后裝了十幾條大白鰱魚,一百九十斤還不算,額外送了兩條鯽魚熬湯喝。
晁蓋拍了拍猛子的肩膀:“好小子,有出息,成壯勞力了。上來講兩句。”
猛子站到高臺上,黝黑的臉龐頓時紅了。
“我,我,我是晁家莊人。一直是莊主照顧我家,莊主讓送草料,每天中午我就去割草,多謝莊主。”
小伙子不善言談,立刻就下來了。
整整搞了一百九十斤魚,裝了兩口袋。
小伙子不含糊,扁擔一晃就上肩膀了。
交草料多的很高興,但是交草料少的眼皮長了,當時以為晁蓋是糊弄人的,沒想到真發魚啊。
尤其是有幾個懶漢,交了百十斤。
“這太少了,不好辦啊,給一條太多了。魚頭魚尾你選吧?”
“我要魚頭,我補補腦子,明年一定多交草料。”
李于還以為不夠呢,結果拉上來十多萬斤。
一共是一千五百戶交的草料,剛好夠分的。多的有六七十斤的,少的有四五十斤的。
再看塘里的魚還不見少。
“再撈三十萬斤不是問題,哥哥這方法真好,活水養魚,最肥的竟然是白鰱魚。”
這就是個生態問題,草魚吃草,鯉魚吃料,白鰱魚吃水里的微生物。
“再撈幾萬斤,分給各工坊的工匠們,過些天辦喜事的時候準備幾百條鯉魚。”
話說那猛子挑著一百九十斤鮮魚高興壞了,咧嘴往家里趕。
老娘去咸菜坊上工還沒回來,老爹正給羊整理草料呢。
“爹,過來搭把手,壓死我了。”
“猛子回來了,你怎么挑這么多魚。”
猛子放下擔子,呼哧呼哧的喘氣。
“發的,夏天沒事放羊的時候給魚塘交的草多,沒想到竟然給了這么多魚,莊主還夸我能干,棒小伙。”
老爹放下草料,過去處理魚,這么多魚只能做風干魚了,能吃整整一個冬天。
猛子在旁邊嘀咕:“爹,咱們家缺少一頭牲口,去年咱家沒評上,今年我十八了,應該夠資格領了。”
爹翻了猛子一個大白眼:“你那點花花腸子爹能不知道,看見別人家的馬饞死你。不過我告訴你,不可以養馬,我已經報名了,領養一頭毛驢或者黃牛回來。你若是想騎馬,就去鏢局當護衛吧,可勁了騎。”
“那我可真去了啊。”
“你自己想好就行,當護衛,玩命。家里倒是沒事,你弟弟十五了,你妹妹也十四了,都能幫我干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