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這兩天我轉了一下莊中的各養殖場,還是有一些小問題的。”
“噢,什么問題,但說無妨。”
“第一,魚塘還封著凍,我從冰面上看了一下,魚還是有些多,開春了適量再捕撈一些,魚太多不利于新生魚苗的成長。第二,養牛場運行良好,幾乎是無可挑剔,現在一歲左右的小牛,已經陸續開始訓練耕地了。第三,養豬場開辦的多,規模大,生產了大量的肥料,但是小問題還是有的。首先是幼豬的圈舍,部分圈舍火炕壁爐壞了,工人管理的太多,出現了凍死的小豬。”
晁蓋挺生氣:“我一直以為豬場管理挺到位啊,竟然有人這么不負責,拿著高工錢,高福利,應該嚴厲處置。”
“我詳細詢問了,并非是工人不盡心,而是人手少,弄不過來,一號豬場三十頭母豬冬季生產,夜班只有六個工人,其中兩個還是守夜的。我的建議是明年冬天來臨之前提前加派人手,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先生說的有道理,人手主要流向了工坊,養殖場人手不足了。安排增加人手吧,養殖的利潤還是相當高的,更何況能長遠發展。”
朱武把發現得問題整理成冊交給了晁蓋,晁蓋看罷全部同意,立刻照辦,朱武去督促執行。
首先是增加養殖場的投入,該修的圈舍要修,該增加的人手要增加。
其次養羊場擴大,晁蓋對養羊的重視程度太低,這次要擴大規模,再新建兩個羊養殖場,因為今年紅薯、玉米的種植面積擴大了之后草料有保證了。
各養殖場有負責人,朱武只需要發布命令,然后驗收成果就可以了。
“先生下午隨我去看看新擴建的陶瓷坊,以后陶瓷坊也歸你來協調。”
“好的哥哥,沒問題。”
因為朱武身份問題,晁蓋不方便把他帶去東平府,所以家里的養殖和部分工坊要交給朱武來協調管理。
吃過午飯,朱武陪同晁蓋來到了位于村南不遠處的陶瓷坊。
這里是燒制的是黑色的陶瓷酒瓶、廣口罐頭陶瓷瓶,幾乎不用考慮銷售問題,現在罐頭坊每天生產兩千多瓶海鮮罐頭,位于密州港的罐頭坊擴建之后,產量將會達到五千瓶每天,所需罐頭瓶是天量。
礙于技術,現在還沒有能力生產玻璃瓶,所以陶瓷瓶是主流。
“現在罐頭瓶基本已經穩定,隨著熟練工匠越來越多,日產五千瓶子只是時間問題。先生只需偶爾過去檢查一下安全生產情況就行,緩一個月左右,開始燒制白瓷的盤子向高麗、東瀛銷售,普通的陶瓷餐具外銷最好。”
朱武還真不懂陶瓷,但是關系不大,陶瓷坊有主管,他不過是抽空過來轉轉,檢查一下,遇到問題相互溝通,承擔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畢竟晁蓋那么忙,不可能天天管這些事情。
“好說,沒問題,這里距離魚塘不遠,我會經常來看看,有什么問題盡早解決。”
“委屈先生了,以先生大才管理這些小事,且先寧耐一段時間,過半年左右我為先生安排個重要的事情做。”
朱武笑道:“哥哥盡管放心,不論做什么事情我都會用心安排的。”
這天吃過早上飯,晁家莊二村的土豆地,為了看管方便,這里是規劃了三千畝土豆。土豆播種早,再有一個月左右就要播種了,所以現在就要趁早耕地。
今年耕地和往年不同,晁蓋、三軍師朱武、管家晁福、晁斌、以及牛場、馬場主管都到了。
分了四種牲口開始耕,第一個組采取的是馬耕,來自遼國矮小的草原馬,兩匹一組。
第二組是本地黃牛,兩頭健壯的黃牛一組。
第三組是兩頭大黑騾子,第四組是兩頭毛驢。
晁蓋宣布:“今天我們要耕耘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