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道種和功法的匹配程度,直接決定了修士入第三樓的成功率。
李長青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其實這一點金不換已經(jīng)隱晦給自己說明了。
當(dāng)初在講解《大江觀神法》的時候,他就曾說讓自己新容納一枚水屬性道種,一來可以更快領(lǐng)悟真意,二來恐怕有為第三重樓做準(zhǔn)備的含義在里面。
只不過他出身于世家,有些話不好明說。
因為道種和功法之間的隱秘本身就是世家壟斷修行話語權(quán)的一種表現(xiàn)。
“那這樣一來,若是第一枚道種選擇最優(yōu)的話,其實我們一直到紫府只用容納一枚道種就夠了?”
李長青疑惑地開口問道。
許三有點頭,“確實如此,若第一枚道種選擇‘恰當(dāng)’的話,修士修行到第三重樓自然不用再多容納道種,只不過這種情況比那第一重樓容納四枚道種更少,幾乎無人這樣做。”
李長青看向許三有,他有些不解。
因為道種本身含有魔念,若真的只想要求道長生的話,盡量少容納道種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許三有呵呵一笑,“既然你都說了,道種是一段天地規(guī)則的具現(xiàn)物,那么我問你,你是愿意執(zhí)掌雷霆,代天行罰呢?還是愿意成為一陰司小吏,每日奔波于百里之內(nèi),拘魂鎖魄?”
李長青腦海中閃過一絲靈光,想起當(dāng)初和老鬼的交易,“道種有高低之分?”
“對,道種有高低之分。”
許三有肯定地說道,“雖然這種具體的劃分,我們還沒有研究透徹,但是可以知曉兩點,第一,上品道種對同等規(guī)則內(nèi)的下品道種有絕對的壓制力。”
“第二,下品道種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可以融合為一枚上品道種。”
“于是現(xiàn)在修行界的人將道種粗略劃分為九品制,九品最低,一品最高,當(dāng)然傳說中的一品道種理論上已經(jīng)是六御那等天地權(quán)柄了,也只有想想罷了。”
“一般來說,普通人剛剛接觸修行,人弱力微,就算有授箓幫助,也不過容納一枚九品道種,難道你真的愿意以一枚九品道種成就第三樓?”
“原來如此。”李長青已經(jīng)大概明白了這個世界道種的含義了。
“那道種中的邪念?”
聽到邪念二字,即使許三有和何九章這種儒家弟子也微微色變。
他們對視了一眼,最后還是許三有開口說道,“其實在五十二年前那場大變之前,世間本沒有那么多修行者,一應(yīng)術(shù)法多被山川地祇掌控,道種內(nèi)也并無邪念。”
“但那一夜星落如雨,漫天神祇煙消云散,從極西的漠海佛國到那極東的海洲十五國,無數(shù)道種噴涌而出,如江湖決堤,造就了這洶洶大世。”
“不過這雖是大世,也是亂世,道種邪念自生,一應(yīng)修行者入魔入妖者不可勝數(shù),因此天下妖邪也不可勝數(shù),特別是那些山精野怪,本身就不明天時,物競天擇而生,被道種邪念侵?jǐn)_,頓時嗜殺成性,禍亂一地。”
“這道種邪念來源有兩說。”
“一說是那些隕落神祇遺留在天地規(guī)則中的不甘怨念所化。”
李長青暗暗點頭,這點他可以理解。
“一說這茫茫宇宙,有成住壞空四劫,非只是我們這片天地,而是整個恒沙世界都已經(jīng)到了壞劫之時,道種乃天生規(guī)則,因此自孕邪念。”
李長青倒吸一口涼氣,因為這種說法和自己看到的那片殘破天宮不謀而合。
好在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人大多數(shù)都震驚無比,許三有和何九章對李長青如此表現(xiàn)也沒有什么意外。
“那世家中道種生克之法是何物?”
李長青問出另一個問題。
許三有笑著搖了搖頭,“這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