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盟主袁紹統領下,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洛陽進發,行經滎陽,來到汜水關下。
派人到關下挑戰,汜水關守將趙芩拒不出戰。
南陽方面探馬來報,孫堅率領本部兵馬和豫州兵在陽人縣擊敗胡軫,進兵到大谷關下。
董卓派了李傕來求和親,并許諾凡孫堅所表列孫氏子弟為刺史太守者皆可任用,但被孫堅拒絕。
東南兩面兵馬齊逼關下,董卓無奈,只好命呂布帶兵去挖掘陵墓盜取金財,又焚燒洛陽宮室房屋,然后退守長安。
多說一句,曹操后來設置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專職去挖墓盜金,或許就是向董卓借經學習。
還真別說,曹操在董卓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比如曹操吸取董卓被殺的經驗,自從出兵攻打張繡時進宮見過一次皇帝,被虎賁武士把長戟架在脖子上嚇出一身冷汗后,就再也不入宮面見皇帝,怕的就是走了董卓的老路。
言歸正傳,董卓一退,諸關守將知道不可久守,趙芩獻了汜水關向聯盟軍投降,袁紹率領大軍入關屯住。
大谷關守將棄關逃走,孫堅領兵由南向洛陽行進。
聞知董卓退兵,洛陽被燒,袁紹召集諸侯商議。
此時袁盟主已從憤怒變為冷靜,深知董卓退入關中,追之無益。
函谷關是幾乎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再多兵恐怕也難以攻下。
洛陽被燒,城內已無油水可撈,但是需要有人領兵去滅火。
這個重擔落到了冀州刺史韓馥肩上,誰讓他現在是諸侯之中最閃亮耀眼的那個人。
韓馥又將重擔交給潘鳳,再給他一萬人馬,令他領兵速入洛陽滅火。
軍命不可違,潘鳳只好領著一萬兩千多兵向洛陽疾行而去。
趕到洛陽時,大火已經燒得差不多了。
大半個洛陽城燒得面目全非,處處焦黑冒煙,無一人跡,連狗跡也沒有。
孫堅此時已經進了洛陽,正率領兵眾掃除宮廟。
潘鳳記得傳國玉璽就在洛陽城井中,但不知道是在哪一口井中,只記得是在城南,也不知道是否已經被孫堅撈去。
他把校尉李響喊來:“李校尉,昨夜我夢見洛陽城南有井中冒出五色光,甚是奇異,你帶領那兩千多兵士去城南各處井口查看,若見到有井中冒出五色光,速速來報,不得有誤。”
李響覺得無語,一個夢而已,潘將軍怎么能當真呢!
但他不敢抗命,忙應道:“諾。”
帶著兩千多兵士就去城南各處井口查看。
一個多時辰后,兵士跑來稟報:“將軍,城南甄官署井中發現有五色光冒出。”
潘鳳大喜,還好沒被孫堅撈去。
這東西到底有什么用,或者說對他來說有什么用,潘鳳現在沒想那么多,只知道這是無價之寶,先拿到手再說。
到時候如果消息泄露出去就交給韓馥,如果沒人知道,自己就藏起來,以后或許用得著。
潘鳳來到城南甄官署,數十兵士圍站在一口井旁,望著井中冒出的五色光,嘖嘖稱奇。
李響更是驚異,沒想到潘將軍竟然夢境成真,真是奇哉怪哉!
他不敢擅自派人下井探撈,護在井旁等著潘鳳。
見潘鳳來到,連忙迎上去:“將軍,果然有五色光冒出,井中會有何物呢?”
潘鳳隨口應道:“我也不知何物,讓人下去撈上來看看便知。”
李響找來繩索,綁吊一個兵士下井打撈。
不一會,井下兵士扯繩,十幾個兵士合力拉吊上來。
只見下井兵士手中捧著一個精致木盒,木盒上有一把鐵鎖鎖住。
“將軍,井下唯有此物,那五色光似乎正是從此木盒中冒出。”
潘鳳接過木盒,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