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這次總算領(lǐng)會正確,向袁紹拱手道:“袁盟主,黑山賊屢屢禍害冀州百姓,我也該回去剿賊安民了。董卓兵強,非一日可滅,且其暴虐,必受天譴,他日董賊若敢出關(guān),我韓馥必領(lǐng)兵而來。告辭!”
潘鳳跟著韓馥出帳。
“還有誰要走的?”
袁紹看著僅剩的幾位諸侯。
劉岱勸道:“袁盟主,莫要生氣,橋瑁敢藐視盟主,我必尋機殺之。還有韓馥,我可寫信警告,讓他不可輕視盟主。至于袁術(shù),其勢強大,此時似乎不可出兵相攻,還須從長計議。”
陳留太守張邈是兗州東平壽張人,是兗州豪族代表人物之一,兄弟二人同為太守,劉岱作為兗州刺史,還不敢直接得罪張邈。
要是逼得張邈和橋瑁兩個大郡聯(lián)手,他劉岱可斗不過。
袁紹氣消了些,回到案前坐下,自斟一杯酒飲盡,緩緩說道:“劉兗州有此心,紹甚欣慰。公路可不攻,可這豫州必須占了。孫堅此時尚在洛陽,可表任一人為豫州刺史,令其速往豫州赴任,如此公路必不敢再小覷于我。”
“盟主心中是否已有適任人選?”劉岱問道。
袁紹顯然早已想好人選:“會稽周喁可任,他如今隨孟德去丹陽募兵,須速派人去將他喚回,讓他據(jù)住豫州,將孫堅逼回長沙,削弱公路之勢。”
周喁,字仁明,袁紹要大老遠的去把他找回來當豫州刺史,其實還是因為他兄長。周喁的兄長叫周昕,現(xiàn)在是丹陽太守。
曹操起兵之時,便去把周喁找來,在他軍中當軍師,為的就是方便得到丹陽精兵,事實上周昕也為曹操送去一萬多丹陽兵。
袁紹現(xiàn)在只是勃海太守,曹操更是沒有州郡之職,但二人都是豫州人,根據(jù)漢代三互法,都當不了豫州刺史,只能找個外州人來當。
這也是南陽太守袁術(shù)表任孫堅為豫州刺史的原因,他也是豫州人,當不了豫州刺史。
劉岱和袁遺王匡等人表示贊同。
袁紹派人急馬去丹陽喚回周喁。
諸侯已散,劉岱和袁遺領(lǐng)兵回了山陽昌邑,袁紹領(lǐng)兵移屯河內(nèi),不回勃海。
河內(nèi)太守王匡領(lǐng)兵守河陽,張楊領(lǐng)兵回了上黨。
此次聯(lián)盟討董,洶洶聚來,落寞散去。
十八路諸侯中能揚威得利者,唯有韓馥一人。
告辭袁紹出帳回營之后,韓馥立刻又賞了潘鳳兩百萬錢,又拿出三百萬錢賞給隨他去洛陽滅火的兵士,然后拔營起兵回冀州。
韓馥與潘鳳率領(lǐng)大軍回到鄴城,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劉子惠、騎都尉沮授、將軍麴義等人出城相迎。
“恭迎使君揚威而歸!”
別駕閔純上前向韓馥行禮,眾人相隨行禮。
“哈哈哈……”韓馥心情大好,此次確實是揚威得意而歸,“諸位,此次我冀州得以揚威,皆為潘鳳將軍之功。華雄雖非其所親斬,卻隨便薦一小兵而斬之,還有那刺殺丁原投效董賊的呂布,潘將軍隨便薦一小兵便可足敵。”
“董卓部下猛將張遼,潘鳳將軍與他大戰(zhàn)一百五十回合,眼見即將得勝,卻因又有敵二猛將相助,潘將軍這才退走,那豫州刺史孔伷與河內(nèi)名將方悅皆為張遼所斬,足可見張遼之猛。”
“潘將軍領(lǐng)一萬兵對戰(zhàn)董卓三萬兵馬,擊斬一萬五千多人,繳獲黃金六千多斤。告訴你們啊,其他諸侯見了,那可是眼睛紅得跟血似的,哈哈哈……”
潘鳳著實沒想到,韓馥回到冀州第一句話,就是為他宣揚戰(zhàn)績。
雖然這些戰(zhàn)績都是假的,沒有勝過一場,但潘鳳此刻感覺都是真的一樣,安然享受著眾人羨慕佩服的目光。
“潘將軍如此勇威,實乃我冀州之福啊!從此黑山賊不足為慮,潘將軍定可將賊人剿滅干凈。”
長史耿武附和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