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袁紹曾經拿出一枚玉印在曹操面前擺弄,讓曹操心中非常不滿。
這是袁紹私自刻制的天子玉印,本來是為了迎立劉虞為帝用的,但劉虞拒絕之后,袁紹仍然留著玉印,其心不可測。
曹操此時還沒想過要顛覆大漢江山,心里仍然是想要平亂安民,因此荀彧才會棄冀州牧袁紹而投他這個東郡太守,看中的就是他當時一心為國為民之雄志。
但董卓和袁紹之所為,以及劉岱攻殺橋瑁和公孫瓚攻奪冀州等等行為,加上后來曹操漸漸變得強大,尤其是迎天子遷都許縣之后,總把朝政,手握大權,讓他心態發生極大變化,野心也變得更大。
人,是會變的!
…………
潘鳳率領一萬兩千多兵馬來到邯鄲城下。
“傳令下去,我若下令進攻,全軍必須勇敢攻殺,有怯戰退逃者,斬。我若下令撤退,全軍就不要再與敵搏命,有多快跑多快,跑得快把命留著的,說不定我還會有賞。”
潘鳳對李響吩咐。
“諾。”
李響將命令傳達下去。
陷陣營那兩千多兵士經歷多覺得不奇怪,但另外一萬兵就感覺很新鮮了。
這一萬兵并不是跟著潘鳳去洛陽滅火那些人,并不了解潘鳳的作戰風格。
哪有還沒開打就讓兵士做好撤退準備的,潘將軍這是對自己多沒信心呀!
不過軍令下了,他們無可辯駁,只能領命而為。
潘鳳拍馬來到城下,舉起大斧,指著城上的麴義大喊:“麴將軍,你不是一直想再和我比武嗎?今日咱們就好好比一比,看看是誰厲害。其實當年我是故意敗給你的,你別以為自己有多厲害,在我眼里,你連一個小卒都不如,我三斧就能將你人頭斬了。”
麴義被發配到邯鄲剿賊后,心里不但怨恨潘鳳,對韓馥也有怨念,所以一直窩在邯鄲城里,沒想過要出城去剿討黑山賊。
現在袁紹派人來讓他反叛,說等袁紹得了冀州,任為冀州牧后,麴義就是冀州第一大將。
受此誘惑,麴義毫不猶豫就接受了袁紹的條件,殺了邯鄲縣令,劫了城中富戶錢糧,據城而叛。
麴義在城上大罵:“潘鳳,你本來不過是一個司馬,憑著閔純任為別駕親近使君,讓你當了上將軍。可你本事如何你自己知道,我也知道,一個手下敗將而已,今日我便要向使君和冀州人證明我比你潘鳳厲害。你等著,我立刻出城與你一戰。”
潘鳳退回陣前,城門開處,麴義披甲持刀,率領一萬兵馬出城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