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云雨,二人同爽,自然不用多說。
天亮起床,閔蘭幫潘鳳穿好衣服,套好鎧甲,掛上腰刀,抱著潘華送潘鳳出到大門外。
“夫君,上了戰場小心些!”
“嗯,我知道,你們在家等著我吧!小阿華,你在家要聽阿母的話哦!”
“阿華會聽阿母的話,阿爹,你殺完壞人就回來陪我玩。”
“好,阿爹答應你。”
潘鳳揮手與家人告別,出到城外,整好軍伍,韓馥又帶領群吏出城相送。
“潘將軍,冀州安危系于你一人之身,你一定要擋住公孫瓚。”
韓馥交待道。
“主公放心,末將必不負主公所托。”
“嗯,去吧,我等著你回來,給你擺慶功宴。”
閔純又簡單交待了幾句,潘鳳揮手與眾人告別,率領兵馬向安平國行去。
安平國就像是冀州的心臟,處于冀州中心腹地。
公孫瓚進入河間國,潘鳳準備領兵屯守安平境內,這樣公孫瓚就必須來與他相戰,否則就不能再繼續深入。
如果公孫瓚繞過安平而直接向鄴城行來,潘鳳就可以切斷他的糧道,從后面追擊,與鄴城形成夾擊之勢。
潘鳳三斧斬殺麴義,一斧震落于毒,殺一萬多山賊筑為京觀,光是在冀州的這些戰績,就讓韓馥徹底相信潘鳳之勇,也對他寄以厚望。
但面對讓烏桓聞名而懼的公孫瓚,韓馥心中仍不免擔憂。
“閔別駕,你說潘將軍能不能將公孫瓚擊退?”
韓馥微嘆一聲后對閔純問道。
閔純朗聲回答:“這是必然,使君難道對潘將軍沒有信心嗎?”
“潘將軍兵馬不足兩萬,公孫瓚有兵馬三萬,騎兵眾多,他的白馬義從據聞更是勇不可擋。你們說,咱們是不是再多募些兵馬?”
韓馥仍是滿懷憂慮。
長史耿武勸道:“使君寬心,黑山賊七萬多人,潘將軍僅兩萬兵,不是照樣大勝,還筑了京觀,此次乃是護我冀州之戰,兵卒皆勇,使君不可過慮。至于再募兵馬,倒是可以。”
沮授緊接說道:“我贊同耿長史之言,潘將軍斬麴義,敗山賊,筑京觀,其威勇之名揚于天下,幽州兵聞其名必會心懷畏懼而不敢戰。如今咱們冀州有兵五萬,已足以應對賊敵,若再多募兵馬,糧草錢糧只怕是難以足用,不如且等等再說。”
向來與沮授不和的耿武,此刻聽到他贊同自己之言,本要反駁的話只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閔純也不說什么。
韓馥無話,帶著眾人回城。
盡管有沮授為之辯駁,韓馥也不相信,但袁紹以五十萬石糧和一百萬錢勾結黑山賊殺害冀州百姓,屠村滅聚的傳聞,還是傳到了袁紹耳朵里。
這一次,他聚齊眾人一起商議對策。
不但有逢紀許攸,高幹張導(張景明),還有穎川的荀諶辛評和郭圖,連曹操也請來了。
畢竟,這樣的名聲,對他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盡管他并沒有讓山賊殺害冀州百姓。
當初他只是答應給黑山賊五十萬石糧和一百萬錢,讓他們去搶劫魏郡百姓的錢糧,擾亂冀州,好給自己一個進兵冀州的理由,但沒有讓山賊殺害冀州的百姓。
傳聞據說是黑山賊首領于毒親口對潘鳳坦言,說是袁紹讓他故意殺害冀州的百姓,殺得越多越好,這樣一來,他這個盟主就能夠救民以急,領兵進入冀州。
等袁紹領兵入冀州,山賊便會立刻退走,然后袁紹會屯兵在冀州,慢慢謀奪冀州,趕走韓馥。
袁紹奪取冀州后,便會向山賊送去錢糧,以作報答。
說起來,滿帳沒有人會相信,包括曹操。
曹操知道袁紹想要奪取冀州,但他不相信袁紹會讓山賊殺害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