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元皓兄,你沒想到吧,潘鳳竟然敗給公孫瓚軍中一個騎督,而且只用了十個回合,他不但手臂受傷,連兵器都被奪去了。潘鳳武力原來不過如此,真不知那麴義是如何被他斬殺的。”
田豐來訪,審配一見到就大笑道。
“確實令人意外,按理說潘鳳不可能敗得如此輕易,此人擅行詭計,他雖戰敗受傷,然而傷并不重,又未損一兵一卒,公孫瓚依舊難以奪下武邑,還是看看后續情形再作定論吧。”
潘鳳敗給公孫瓚,田豐不會覺得奇怪,畢竟公孫瓚的名聲在那里。
但是敗給公孫瓚軍中一個默默無聞的騎督,卻又讓人不可思議了。
田豐總感覺這里面有什么名堂。
審配收住笑聲,仔細想想,覺得田豐說的也對。
潘鳳就算武力再差,能夠三斧斬麴義,一斧震落于毒,怎么說也不會太弱。
只用十個回合就敗給對方一個騎督,又是受傷又是丟兵器的,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你是說,潘鳳是佯敗?”
審配邊說邊把田豐迎進廳內,二人相對坐下。
田豐捋須笑道:“有可能。潘鳳如今兵力僅有兩萬,公孫瓚兵馬三萬,若要對陣相攻,潘鳳的冀州兵只怕斗不過那些幽州悍卒。因此,潘鳳若想要取得全勝,很有可能先向公孫瓚佯敗示弱,讓公孫瓚輕敵士驕,爾后他再率兵出擊,一鼓作氣……呵呵,正南,驕兵必敗啊!”
“話雖如此,聽聞韓馥派遣張郃領兵一萬,去武邑換回潘鳳,只怕潘鳳沒有機會領兵出擊了。”
“未必,若是張郃將軍兵馬未到,而潘鳳出戰得勝,便可確定此乃他佯敗之計。若真是如此,此人之智勇與隱忍,讓人不可猜測啊!”
“不錯,若是他無功而返,亦可確定此人有名無實,袁勃海便不可懼了。”
二人飲酒敘談,三句不離潘鳳與冀州。
同時談論潘鳳和冀州的還有袁紹和逢紀。
潘鳳戰敗受傷的消息傳到袁紹耳里,讓他一陣大喜。
逢紀聞訊急來找他:“賀喜將軍,冀州可得,冀州可得啊!”
袁紹假裝不知,問道:“元圖,何喜之有啊?”
“將軍竟未知嗎?潘鳳敗于公孫瓚,受傷棄斧,士氣大喪,武邑城不日便可被公孫瓚奪下了。”
“此事我知道,我聽聞韓馥又派了張郃領一萬兵去換回潘鳳,只怕公孫瓚亦難以奪下武邑城啊!”
袁紹想起這個,臉上又掛著憂慮之色。
沒想到逢紀又忙改口道:“奪不下更好。公孫瓚若是奪了武邑城,再讓他離開只怕不容易。現在潘鳳敗了,讓韓馥感受到北面的壓力,并且把他的兵力吸引過去。此時將軍再將兵馬調動,作出將要渡河北上之勢,同時派善辯之士去鄴城勸說韓馥,勸他讓出冀州,由將軍來接掌冀州,率兵擊退公孫瓚。”
“元圖所言有理,誰可去勸說韓馥?”袁紹問道。
“韓馥是穎川人,如今穎川荀友若郭公則等人皆投在將軍帳下,不如就讓穎川諸人前去,以其同郡之人勸說,如此必可事半功倍。同時將軍可讓高元才一同前往,防止……”
逢紀沒有說下去,袁紹明白他的意思。
高幹是袁紹外甥,讓他和穎川荀諶等人一起去,主要是為了監視他們,防止他們反投韓馥而出賣袁紹。
袁紹贊同逢紀之議,補充道:“還有張景明亦可同往,景明曾為巨鹿太守,與冀州諸吏或可相識,方便言語。”
“將軍速派人去將荀友若等人叫來。”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他們剛說到要找荀諶,荀諶就自己來了。
門卒進帳稟報:“將軍,荀諶在帳外求見。”
袁紹與逢紀對視一眼:“讓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