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話,表示他贊同了潘鳳這個推測,也就證明荀諶不是李響所殺了。
“雖然荀友若可能是自己摔死,只是人死在鄴城,我們該如何去向袁盟主交待?”
這是新的難題。
潘鳳揮手讓李響出去,自己找個位置坐了下來。
不管荀諶是怎么死的,他死在鄴城,就是韓馥的責任,怎么也推脫不掉的。
袁紹現在正愁找不到機會進兵冀州,他極有可能會借此理由進兵。
不過就算荀諶不死,袁紹也會找其他理由進兵,總之他對冀州是志在必得。
“主公,當前之急,應將荀友若尸身運送回去,同時派人向袁將軍和荀文若將事情解釋清楚,而且……”
潘鳳本來想說還要整兵備戰,但話到嘴邊又不說了,他準備要單獨和韓馥說。
“而且什么?”
韓馥追問。
“末將以為,可讓沮都尉去向袁將軍解釋事情經過?!?
潘鳳突然轉變話題。
他想支走沮授,然后趁機奪了沮授的兵馬。
這樣一來,鄴城中除了他潘鳳,便只有趙浮的一萬兵馬了。
趙浮是保韓派,必然會和潘鳳同心拒袁。
垂著頭的沮授聞言一怔,忙向韓馥暗暗搖頭。
韓馥會意,說道:“沮都尉乃統兵將領,就不必去了,李治中去便可。”
治中李歷忙應道:“諾?!?
潘鳳見計難成,不好再堅持。
眾人散去,李歷運著荀諶尸身去見袁紹。
潘鳳將陷陣營安頓好,校尉王義帶領兵馬回到鄴城,潘鳳又親自安頓,這才回家見妻兒。
第二日,潘鳳來見韓馥:“主公,荀諶之死,只怕袁紹會趁機以此為由,向鄴城進兵,奪取冀州,我們該提早整兵備戰。”
其實韓馥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還為此睡不著覺。
“那……是否要將張郃將軍召回?”
韓馥擔憂張郃會帶兵投向袁紹。
“不可,公孫瓚雖然兵敗,但尚未退出冀州,仍屯留在武遂,可讓張郃將軍擋住公孫瓚。只要公孫瓚兵馬不能南下,僅憑袁紹的兵馬來到城下,我們城中有三萬兵馬,糧食又足,要守住鄴城沒有問題?!?
“那是否要募兵?”
潘鳳搖頭道:“此時募兵已來不及,袁紹若真的領兵而來,可募城中青壯之民共同守城。袁紹久攻不下,糧食必難以為繼,到時必會退走?!?
韓馥想像到袁紹兵臨城下的情景,不由嘆氣低聲自語道:“唉,前日我若不反悔,答應友若等人所言,將冀州讓與袁盟主,友若便會早一日離開鄴城,就不會有今日之事了。”
潘鳳聽到了韓馥自語之言,心知韓馥守城之志不堅,只怕冀州遲早都是要讓給袁紹的了。
他不再說什么,告辭韓馥后去了兵營,讓李響和王義督率兵士訓練,又帶人加固城墻,挖深壕溝,等著袁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