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潘鳳走后,韓馥先派人出城,向袁紹說自己愿意讓出冀州牧之職,只希望他放過城中諸眾,不可濫殺城中吏民。
袁紹心中大喜,卻仍是假裝推辭一番,待來人再三勸說,才勉強答應接受韓馥所讓州牧之職,并約定明日入城。
韓馥當日搬入中常侍趙忠故宅,將州牧府讓出給袁紹。
第二日,韓馥遣其長子韓貴捧著冀州牧印綬出城,親手交給袁紹。
韓馥實在無顏去與袁紹相見。
袁紹志得意滿,帶著眾謀士,領兵入城。
諸多冀州從事紛紛前來拜賀,袁紹讓他們仍任舊職。
沮授也來向袁紹交出兵權,以示自己之忠。
袁紹任沮授為別駕,讓他協助穩定鄴城之眾。
又承制任韓馥為奮威將軍,但沒有給他任何兵馬統領。
所謂承制,是因為靈帝死后,袁紹任為司隸校尉,而司隸校尉持節。
之后董卓議廢少帝另立新帝,袁紹反對。
董卓說出那句歷史名言:“天下事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你以為我董卓的刀不利嗎?”
袁紹拔刀應道:“你的刀利,難道我的刀就不利嗎?”
橫刀而出,懸節于上東門,奔往冀州。
雖然袁紹此時已經將司隸校尉所持之節懸于上東門,但并未正式向朝廷辭任,因此,之后董卓拜任袁紹為勃海太守,以及起兵討董時,袁紹仍自稱領司隸校尉,等同于是持節在手。
持節封拜,便為承制。
也因此,袁紹還設置了都官從事。
都官從事是司隸校尉所屬官吏,袁紹此時仍然自領司隸校尉,便封任了河內人朱漢為都官從事。都官從事主要督察京都百官,看有沒有犯法之人。
這個朱漢,早年在洛陽時,曾被韓馥所輕視,一直懷恨在心。
任為都官從事后,他知道袁紹仍然心忌韓馥,便帶兵將其所居宅第圍住,拔刀入屋,說韓馥犯法,要將他收押。
韓馥驚懼,急忙上樓躲了起來。
其子韓貴出來向朱漢詢問情由。
朱漢找不到韓馥,心中惱怒,抓住韓貴,先命人打斷雙腿,又一刀將他砍死。
正要再上樓搜尋韓馥,卻突然闖進來一隊兵士,將他們圍了起來。
別駕沮授扶刀上前,指著朱漢喝道:“將他綁了。”
沮授帶來了五百兵,朱漢只有一百兵,且他帶的這些兵又都是冀州兵,此時紛紛退后,表示愿聽沮授之命。
兵士上前將朱漢綁了。
沮授上樓找到韓馥,對他說道:“韓將軍勿驚,我已將朱漢綁了,帶回去交由袁將軍處置。”
雖然沮授心向袁紹,但韓馥待他一直不薄,他得知朱漢帶兵來圍韓馥宅第后,便向袁紹求得五百兵,趕來解救。
韓馥下樓見到自己長子慘死之狀,顫抖著說不出話。
沮授將朱漢帶回去交給袁紹處置。
袁紹雖然得了冀州,但冀州是韓馥讓給他的,剛剛才接任,屬下便帶兵闖入韓馥宅第,私殺其子。
如果他不將朱漢處斬,只怕會失了冀州士人百姓之心。
他命人將朱漢斬首。
朱漢被斬,韓馥仍然日日驚怖,總怕有人要來殺他。
于是向袁紹請求離開鄴城,袁紹巴不得他離開,立刻準許,韓馥帶著家人投往陳留依附張邈。
袁紹已得冀州,劉岱派來協助的將軍王朗,帶兵回兗州,袁紹從冀州糧庫拿出三十萬石糧食給他,又給了五十萬錢,答謝劉岱出兵相助,又還了之前所借之糧。
仍屯留武遂縣的公孫瓚,雖然之前敗于潘鳳,但袁紹新得冀州,人心未穩,不想此刻和公孫瓚起爭端,因而按照約定,將勃海郡讓出去,任其從弟公孫范為勃海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