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往北面探查的斥候回報,高覽果然伏兵在邯鄲北城外十五里處,等著潘鳳退走。
這在潘鳳預料之中,并不覺得意外。
他把閔純和耿武找來。
“瑯邪?!”
閔純和耿武聽潘鳳說要去瑯邪,都大吃一驚。
那可是在東海之濱,距邯鄲有上千里路,中間還隔著青州兗州。
“無雙,瑯邪路途遙遠,咱們要去到那里可不容易。袁紹大軍逼來,冀州咱們不能再待,但可以去幽州啊。劉幽州為人仁義,必可依附。”
閔純明顯傾向于投靠劉虞。
“正是,去幽州正好,聽聞瑯邪之地較為荒蠻,又是臨海之地,無雙,你再好好想想。”耿武態度倒是不那么堅定。
“兄長,我知道劉幽州仁義,但也正因其仁義,必斗不過公孫瓚。咱們投往只能為客,又曾與公孫瓚為敵,只怕很難安生。倒不如去了瑯邪,擺脫袁紹追兵,也可占據一郡之地自謀發展。如今天下已然大亂,兵禍頻起,民不聊生,正是英雄出世之時,潘鳳心懷安天下之志,希望兄長與文威兄助我!”
潘鳳說出肺腑之言。
眼前這兩位,一個是自己妻兄,對于父兄皆無的潘鳳來說,猶如親兄。
一個現在算是自己部下,同時也是自己可信用之人,有些話不用隱瞞。
耿武聽完擊掌言道:“潘將軍,就沖你這安天下之志,你去到哪里,我耿武就隨你到哪里!”
閔純想了一會,知道潘鳳頗有才能,或許將來會有大作為,又見耿武贊同,當下點頭道:“既然文威也贊同,我便無異議,咱們何日起程?袁紹大軍若是追來,咱們如何擺脫?”
有了閔純和耿武贊同,潘鳳便再無憂慮,李響和那些兵士,只要賞豐糧足,他們必會聽命。
“咱們如今只有北面一途可走,高覽伏兵北面,正等著咱們。好在袁紹是派了高覽來堵截,若是派了張郃或文丑,那就難辦了。”
“我先帶領陷陣營在前面開路,高覽那五千步卒還擋不住我。兄長你帶領一千五百兵居中護衛家屬和輜重,耿校尉你帶領四千兵殿后。”
對于高覽,潘鳳了解一點,憑自己現在的武力,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所以才沒有在猜到他斷了去路的時候立即離開。
“耿校尉,出城之后,你可讓兵士沿途多砍伐樹木,橫鋪道上,阻敵追騎,再讓弓弩兵在后射阻敵軍追兵。咱們今夜即出城離開。”
潘鳳發布命令,耿武現在代領校尉之職,潘鳳稱他為校尉。
“今夜即走?太匆忙了吧?”
閔純驚問。
潘鳳說道:“若是晚了,張郃與文丑領兵來到,想走可就難了。”
閔純想想也是,不再說什么。
潘鳳現在陷陣營有兵2541人,王義留下來的兵本來有6000人,司馬陳和帶走500人,還剩5500人。
合起來就是有八千多人。
潘鳳拿出八十多萬錢,給軍中每個士卒發100錢,之前韓馥賞給他的一百萬錢還沒用。
100錢不多,但也算是賞錢,讓他們感受到潘鳳的恩賞,對潘鳳更加忠心。
又拿出兩百斤黃金,分賞給那些司馬軍侯和屯長。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這些人。
只要這些人愿意跟著自己,那些士卒就不會有問題。
潘鳳還在城中征募了不少民夫,輜重的運輸主要靠他們,兵士是用來打仗的。
一切準備妥當。
其實也不算妥當,除了錢糧等必需物品,其他東西一律不帶。
據探卒回報,張郃與文丑的兵馬最快也要明日中午才能趕到邯鄲。
當夜寅時中,也就是大概夜里四點的時候,潘鳳帶領李響和陷陣營兩千多兵士率先從北面出